读《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

读完的第32本书《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补记之。

生命中最重大的问题:我们究竟是谁?我们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所谓美好的生活,我们又该怎样过上这样的生活?

我们往往无法回答。

除了贪婪、傲慢与残忍,人类还有慈爱、谦逊、快乐与同情。

智人之所以成功,秘诀在于懂得运用信息,并把许多人联结起来。但很遗憾,人类在拥有这种能力的同时,常常也伴随着相信谎言、错误与幻想。

人工智能是历史上第一个能够自行做决策、创造新想法的技术。

14亿中国人,就是由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联结在一起的;至于全球贸易网络的80亿成员,也都是相信了同一套关于货币、企业与品牌的故事。

部落网络就像一份保单,能够把风险分散到更多人身上,而使每个人的风险降低。

人类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无知,才推动了科学革命。

科学史上最著名的时刻,正是那些公认的理论被推翻、新理论诞生的时刻。

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发现,我们正生活在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之中。

或许有一天,计算机会主宰整个金融市场,并且发明出人类无法理解的全新金融工具。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技的发展很少是确定的。

要想称得上“人工智能”,就必须具备自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现在人类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剥夺计算机的创造力,而是如何把这些创造力导向正确方向。

硬币不能吃,纸币也不能拿来穿,只能作为一种记账用的价值象征,方便社会记录我们每个人手上到底有多少点数。

而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有另一套非货币的评分机制,它也有各种不同的称呼:荣誉、地位、声誉。

货币市场锱铢必较、声誉市场随性而为。

真相、同情心与睡眠是人类幸福所不可或缺的。

新的计算机网络铁面无私、不讲情面,很可能会抹杀人类的隐私,而且在它奖惩人类的时候,被评判的除了我们的言行,还包括我们的思想与感受。

人生在世,要学会在“提升自己”与“接受自己”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无法预测有哪些工作与任务会消失,又有哪些新的工作与任务会出现,所以没人能确定到底该把哪些技能教给中小学的孩子与大学里的学生。

如果想在2050年仍然找得到工作,或许除了培养智力技能,在运动与社交技能上也该投入同样多的精力。

显而易见的是,未来的就业将极不稳定。我们的大问题并不是人类真的没有工作可做,而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我们该如何进行再培训与调整适应。

在2016年3月,中国政府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正式降临。

在所有政府中,最早意识到事情真正重要性的或许就是中国。

现在的世界则逐渐是被硅幕分隔的。硅幕由代码组成,存在于世界上每一台智能手机、计算机与服务器之中。

全球合作与爱国主义并不互斥。因为“爱国”不代表“仇恨外国人”,而只是“爱自己的同胞”。

合作,才是真正的丛林法则。

历史让我们学到的一大重点就是许多我们以为自然而永恒的事物,其实是人为且多变的。

历史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人类其实既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也是地球上最愚蠢的动物。

我们聪明到能够制造出核弹与超级智能算法,也愚蠢到一股脑地把这些东西都制造出来,甚至还没搞清楚自己能不能控制它们,说不定还会反受其害。

历史的轨迹无比开放,可以弯向任何方向、走向任何地点。就算智人毁灭了自己,宇宙还是会运转如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