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向内求

无论待人还是养生,其实都通着同一个道理:向外求的路往往崎岖难行,向内求的道反而藏着捷径。

与人发生矛盾时,总想让对方改变,仿佛对方变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人心就像各自生长的树,根深蒂固的认知、习惯早已扎在土里,强行要它弯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只会让彼此都枝断叶落。你越是较劲,对方可能越抗拒,就像推一块巨石上山,费尽全力却可能原地打转。倒不如转过身看看自己:是不是执念太深?是不是沟通少了份体谅?当自己先松了那份“必须对方改变”的执念,反而可能在平静中找到彼此都舒服的相处方式——就像水流遇到礁石,不硬撞,而是绕着走,反而能更快抵达远方。

养生这件事,更是如此。总想着靠名贵的补品、复杂的仪器、别人口中的“秘方”来求健康,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看着热闹,却经不住潮水的考验。身体是自己最忠实的伙伴,它的需求藏在日常的呼吸、饮食、情绪里:是不是熬夜太多伤了神?是不是思虑太重扰了心?是不是久坐不动滞了气?这些藏在身体里的信号,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听见。

内求法的“捷径”,从来不是偷懒,而是与自己的身体对话。饿了就好好吃饭,不暴饮暴食;累了就安心休息,不硬撑着透支;烦了就找个方式疏导,不把情绪憋在心里。就像农民侍弄土地,不指望天降甘霖,而是自己勤浇水、细施肥,顺应时节,自然能长出好庄稼。那些看似“慢”的内求——规律的作息、平和的心态、适度的劳作——其实是在给身体培土施肥,让生命力从根上慢慢旺盛起来。

不管是与人相处还是养护身体,向外求都是把主动权交了出去,而内求则是把力量收回到自己手里。别人改不改变,我们管不了;外界的方法好不好用,未必适合自己。但我们能管得住自己的念头:少一分强求,多一分接纳;能守得住自己的节奏:少一分浮躁,多一分笃定。

原来,最稳妥的路,从来不在别人身上,也不在外界的追逐里,而在自己的心里、自己的身上。学会内求,不是向困难低头,而是在看清真相后,选择一条更踏实、更长远的道——这条路或许起步时慢,但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土地上,走得稳,走得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