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已成燎原之势。在多方面综合因素下,中国互联网企业前赴后继奔向一片片传说中的异国“蓝海”。作为国内领先的中立云计算服务商,UCloud始终秉持着“服务梦想者”的态度,紧跟用户需求,响应企业出海需要。为此,UCloud进行了详尽的市场调研,结合自身服务互联网行业多年的经验,编写了此份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白皮书报告。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出海企业及当地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稳定的云服务,UCloud已经在印尼、越南、印度、新加坡、尼日利亚、英国和巴西七个新兴市场,以及俄罗斯、美国洛杉矶、华盛顿、德国法兰克福、泰国曼谷、韩国首尔、日本东京、迪拜、香港、台湾等多个海外区域部署了本地机房,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传输能力以及海外专线、安全高防等核心海外产品。 每个海外数据中心的详细信息可参见附录。截至目前,UCloud已经在全球25个地域拥有了33个可用区,在出海云服务商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中国企业的触角伸向全世界,UCloud作为底层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将不遗余力地继续为中国出海企业保驾护航。
印尼市场概况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第一大经济实体,互联网用户数达到 1.4 亿人,但互联网渗透率仅 53.70%。印尼移动互联网所占比例高达 72%,人均移动网络日使用时长 4.3 小时,为社交、电商、交通等应用提供了市场基础。
印尼在 2015 年就提出了促进数字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期望到 2020 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 1300 亿美元。其中,阿里重金注资 Lazada、Tokopedia,将印尼最大的 B2C 和 C2C 平台纳入旗下;腾讯通过游戏平台 Garena 也投资了新兴电商平台 Shopee;京东在印尼仍采用了自营模式,并建设了自己的物流体系。
共享出行领域,本土巨头 Go-Jek 占据了 50% 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来自新加坡的出行平台 Grab,两者背后分别是腾讯和Google,以及滴滴和软银。Go-Jek 及 Grab 都在大力拓展支付、外卖、快递等领域,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印尼本身落后的金融体系和超前消费的消费理念催生了巨大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但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进入印尼时仍需要应对风控薄弱以及政策风险较大等危险。
总体来看,国内APP出海东南亚印尼地区仍是以游戏、工具类别为主,但以抖音海外版Tiktok、快手海外版Kwai Go、小影以及由阿里、斗鱼、微影联合投资的Nonolive为首的视频直播软件均表现强势。
宏观与政策
(一)宏观环境
1. 基本情况
印尼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人口超过2.65亿,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官方语言为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GDP总量世界第十六,增速5~6%,是标准的新兴市场,同时也是东盟的最大国家。一半以上人口年龄低于30岁,2亿多人口中适龄劳动力约有1.3亿,劳动力价格在亚洲地区具有竞争性,印度尼西亚将继续享受人口红利,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 宏观经济形势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G20成员国,人均GDP3500美元。相当于中国2009年左右的水平,具有一定的消费和支付能力。印尼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是制约印尼经济增长和投资环境改善的一个主要瓶颈。与此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保证印尼经济能够增长的重要因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2016年印度尼西亚经济增长率从2015年的4.8%上升至5%,在各大新兴经济体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是受益于稳健的经济政策和家庭消费增加。 印度尼西亚政府已经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来改善投资环境并促进经济增长,包括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减少政府管制、向私人投资开放更多经济领域等。
长期看,印尼经济发展趋势十分乐观,因其拥有众多人口,政府持续积极地进行改革,加之各国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使企业资产负债表及资本支出状况持续改善,亦或吸引更多基础设施投资,这些不仅对印尼资本市场来说都是长期利好因素,对经济增长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3. 政治形势
目前印尼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印尼总统佐科上任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支持率,各项经济发展政策也让印尼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使得印尼成为了仅次中国和印度,最受外资欢迎的国家之一。
印尼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大。印尼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模式,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不断增大。权力高度集中,并缺乏有效权力制约机制,导致部分政府部门腐败现象较严重,部分领域行政管理混乱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印尼对外资的吸引力。根据透明国际公布的2014年清廉指数,印尼在176个国家中位列第107位。
佐科总统上任后,将整治贪污腐败作为重要施政任务,并着力简化有关投资贸易等行政管理手续。国际社会对印尼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寄予厚望。2015年1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给予印尼官僚体制改革正面评价。
印尼行政管理效率较低。以世界银行2016年营商环境指数中的开办企业指标考察印尼政府的办公效率,印尼排名全球第173位,办理施工许可难度排名第107位。其中,在雅加达创业平均需经过13个程序,平均办理时间46.5天,远高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
(二)互联网发展情况
1) 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及增长空间。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第一大经济实体,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础,且整体互联网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互联网用户数达到 1.4 亿人,高居世界第五,但互联网渗透率仅 53.70%,远低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邻近国家。根据 Statista的预测,未来几年印尼互联网用户数仍将以超过 40% 的增长率增长,整体互联网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地域的分散是目前印尼互联网发展的最大困难,分散的地理基础带来了巨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成本。
2) 移动为先的互联网市场为社交、电商、交通等应用提供了基础。虽然印度尼西亚网络渗透率相对较低,但其中移动互联网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宽带发展都是通过互联网逐渐走向移动互联网。在这个方面,印尼是个例外,没有经历成熟的互联网而直接迈向移动互联网。根据 WeAreSocial 的统计,2017 年印尼来自移动端的流量约占整体流量的 72%,同期中国移动流量所占比例约为 61%,美国约为 40%。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粘性较高,人均日使用时长为 4.3 个小时,同期中国人均日时长仅为 3.4 个小时,美国为 2.2 个小时。而印度尼西亚 Facebook 用户中,移动用户占比约为 99%,为全世界最高。
(三)UCloud印尼雅加达机房情况
1. 基建标准
机房符合Tier 3等级要求,托管面积1300平方米。通过CMMI Level3、ISO 9001:2015等认证。
2. 电力系统
l UPS N+1
l 备用电力:1600KVA & 1500KVA柴油发电机
印尼云服务器购买:印尼云服务器_全球云产品 - UCloud中立云计算
3. 网络能力
机房网络位于印尼电信骨干网层,接入运营商TELIN、INDOSAT、IX (APJIIX、 CDIX、 IIX、 OPENIX等),可用区上联具备40G突发能力。
(四)相关政策与挑战
印尼在 2015 年就提出了促进数字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期望到 2020 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 190 亿美元增长至 130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51%。
目前印尼中小企业中仅有 9% 实现了数字化,在2016 年提出的电子商务路线图中,印尼政府计划到 2020 年,成立 1000 家科创企业,帮助 100 万农民、渔民和 800 万中小企业走向数字化。
围绕促进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策略,印尼政府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服务、降低融资难度、降低税赋等方面制定了相应计划。
1) 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约由 17508 个大小岛屿组成。复杂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尼信息基础建设的发展。2019年10月,印尼政府提出的帕拉帕环(Palapa Ring)环印尼光纤项目正式完工,全长13,000公里,将西部的Sabang与东部的Merauke连接起来,并将最北端的Miangas岛连接至最南端的Rote岛。将大大改善上网速度和电子政务、电子教育、电子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2) 完善物流服务。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等原因, 印尼是东南亚物流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印尼政府计划在 2015 年 – 2019 年兴建 15 个机场及 24 个大型港口,并在 2025 年前注资 130 亿美元,对 29 个国际港口进行扩建,同时改善物流供应系统效率、增加运输能力、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能力,减少印尼物流成本,增加竞争力。
3) 降低融资难度。政府计划通过小微信贷计划为互联网及创业孵化器提供支持,借助 USO(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基金,向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并鼓励更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4) 降低税赋。印尼政府为本地创投机构提供了税收减免政策,投资 5000 亿印尼盾(约合 3600 万美元)到 1 万亿印尼盾(约合 7300 万美元)之间的投资者将在 5 到 10 年内获得 10% 至100% 的减税。同时,简化了相关纳税流程,帮助电商创业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中国出海企业在印尼情况
根据 AT Kearney 的报告,2017 年 1 – 8 月,全球已有超过 30 亿美元的资本注入印尼市场,超过 2016 年 14 亿美元的两倍。在 2012 年至2017 年 8 月,印尼风险投资总额的 58% 进入电子商务领域,38% 进入交通领域,其余分别分布在金融、支付等。
中国出海企业也经历了硬件出海、工具出海、内容出海三大类:
1) 硬件出海: 2013年OPPO进入印尼市场,四年后的2016年OPPO占比达到16%,位列三星22%之后,在OPPO后面是华硕(13%)、联想(6%)与本土品牌Adan(6%)。大多数印尼用户是在线下公开渠道购买手机的,这对于擅长公开渠道操盘的OPPO来说是极大的利好。从投资建厂到广告+门店铺天盖地,OPPO快速复制在中国的模式,很快取得了成功。
2)工具出海: SHAREit(茄子快传)是工具出海的代表。SHAREit 2012年推出,2013年开始在全球铺开,累计用户突破10亿,在印尼市场用户数超过1亿,成为了一款印尼国民级、入门级应用。
3)内容出海:欢聚时代旗下的BigoLive于2016年上线4个月之后,就登顶印尼区Google Play收入总榜榜首,这也激发了Live.me、Nonolive、KittyLive一批国产直播应用进入。
中国投资者在印尼资本市场的比重在 2017年呈现爆炸式增长,2016年,仅有不到 2% 的投资份额有中国投资者参与,而在 2017年,这一比例达到 94%(数据来源于 Crunchbase、AT Kearney analysis,不单独计算中国投资者在每笔投资中所占比例),其中包括腾讯参与的印尼 Uber GoJek 12 亿美元的投资,阿里参与的电商平台 Tokopedia 11 亿美元的投资,及京东参与的 Traveloka 5 亿美元的投资。百度则是瞄准了移动广告行业,发布移动广告变现平台DU Ad Platform。
三、互联网市场重点领域
(一)互联网金融
1. 发展背景
根据印度尼西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协会 (APJII) 的数据显示,印尼全国仅 36% 的人口拥有银行账户,2% 的人口拥有信用卡,9% 的民众使用借记卡交易。印尼每 10 万人银行分支覆盖率仅为欧洲的六分之一。由于文化等因素,印尼人普遍有着超前的消费观,没有存钱和投资的习惯,超出中国同等收入水平时的消费能力。这一切都预示着不断增长的消费信贷需求和庞大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除银行外,印尼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大量的民间借贷,据Financial Inclusion Insights 统计,有48% 的印尼成年人有过借贷行为,而大部分借款因为无法开具银行要求的文件(22%)、不具备贷款资格(32%)、不知道如何贷款(21%)等原因,借款对象都不是银行。
印尼央行也注意到了互联网金融信贷模式的兴起,在2015年通过微型贷款的特别规范,2016 年至今陆续上线针对电子钱包等线上金融服务的规范。并正在研议通过以数字签名方式构建的KYC系统,掌握民众信贷消费数据。一系列政策在鼓励中小企业的贷款的同时也透过政策监管提升了民众对P2P借贷的信任感。
但因为目前印尼个人征信体系的极度不完善,当地人又偏好现金交易,难以留下交易记录,风控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一个累积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台业务的快速拓展。
图 1. 印尼互联网金融公司
2. 中国出海印尼公司
因为中国国内 P2P 等监管政策逐步收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看到了印尼的信贷的巨大市场,将印尼作为出海第一站。但从政策层面,针对中国出海还存在额外的政策风险。印尼作为一个穆斯林为主的民主国家,太多中国团队在当地的经营是否会引发金融服务管理局(OJK)发布一些调整措施,比如执照的发放和系统的接入等还有待观察。
在 2016 年年底,印尼政府规定海外公司在印尼开展金融服务业务需要申请金融牌照(P2P 牌照), 申请金融牌照要在印尼金融管理局 (OJK) 完成注册,再接受 3-12 月监管期,需要等待的时间十分漫长。而截至 2018 年初,中国目前获印尼得P2P牌照的公司仅北京闪银奇异Wecash 和上海哈杜 Pendanaan 两家。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监管落地,中国大量现金贷平台转向出海,目前,印尼已有近百家中国现金贷平台落地。中国现金贷企业的扬帆出海,拉动了整条产业链,包括资金、获客、催收等服务商也在印尼成立了分公司。
由于现金贷涉及到资金来源、获客、催收等各个环节,其运营模式较重,中国出海印尼金融公司在国内有了一定运营及经验,与印尼本土企业相比有一定优势。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多采用合作的方式,主要以三种形式尝试获取支付牌照、进行本地化运营:1. 收购当地公司;2. 在当地设立子公司;3. 与当地公司合作或成立合资公司。与当地公司合作这种模式是以上三种方式当中最常见的选择,由中国运营团队提供资金来源及运营经验,由本土团队进行线下推广、催收等环节。
但互联网金融公司落地印尼仍然会遇到许多问题。
1) 放贷资金来源。目前中国对外汇实行严格的管制条例,个人每年仅有 5 万美金的换汇额度,企业出海投资也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公司采取了不合规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长期来看,现金贷企业可能需要当地银行帮助,来获取放贷资金,但如果不能找到当地可靠合作伙伴,势必会增加其募资难度和成本。
2) 风险控制。目前印尼个人征信体系的极度不完善,当地人又偏好现金交易,难以留下交易记录,风控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一个累积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台业务的快速拓展。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出海印尼现金贷业务,需要催收的概率(入催率)占 40% 至 50%,不良率在 10% 以上。
3) 政策不确定性。因为现金贷模式相对超前,目前在印尼还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但在 2016 年底已经明确规定,海外金融公司在印尼开展金融业务,必须取得金融牌照。目前中国仅有两家公司获此牌照。而随着中国现金贷政策的收紧,对印尼政府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主要玩家
目前已经曝光的中国出海印尼金融科技公司中,发展比较好的有印飞科技(InFin Technology)、RupiahPlus、唐牛金融TangBull、Wecash闪银奇异(Tunakita)、DanaRupiah、Pendanaan、找饭金融、前隆科技、Advance.Ai、Easycash等十几家,绝大部分是现金贷企业。
(二)游戏
1. 发展情况
据 Statista 数据,印度尼西亚移动游戏总收入达 将达到20.6亿美元,CAGR 2020-2024为3.6%,预计2024年收入将达到23.8亿美元。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的游戏玩家数量持续增加,2020的用户渗透率为10.3%,总用户数约2807万,ARPU值为7.35美元/人。
2. 主要玩家
中国的手游发行商在印尼也非常的强势,包括沐瞳科技、易幻网络、IGG、游族、昆仑、智明星通等发行商。
MOBA 手游在印尼手机游戏市场一直是增长迅速的游戏品类,因为它与传统的 RPG 和战略游戏相比,玩家在 MOBA 中的参与度和消费支出更高。
在印尼,Mobile Legends 已经成功击败了由腾讯开发并由 Garena 负责在大东南亚发布的 Arena of Valor。尽管 2017 年 5 月首次推出的 Arena of Valor 在印度尼西亚开局良好,但印度尼西亚玩家更喜欢 Mobile Legends 的更新和创新频率。
3. 主要特点
1)“吃鸡”游戏受欢迎
2017 年游戏行业不容忽视的趋势之一就是《绝地求生》等大逃杀类游戏的成功。这个游戏在印度尼西亚市场很受欢迎,销量超过 15 万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尼,每个人都想玩《绝地求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高端电脑。开发人员很快就意识到了大逃杀类游戏的潜力,并瞄准了印尼市场 9000 多万手机玩家,这使得网易和 Garena的这款游戏在印度尼西亚的手机游戏中名列前茅。
网易于 2017 年 11 月推出了枪战竞技手游《终结者2:审判日》。该游戏在 2018 年 1 月印尼下载榜排名第七,畅销榜排名第十四。《终结者2:审判日》是免费游戏,可以在多个中档到高端智能手机运行,因此拥有比《绝地求生》更大的潜在受众。
2)RPG 和战略游戏表现良好
来自 IGG 的王国纪元(Lords Mobile)是一款实时战略游戏,允许玩家建立一个帝国,与其他玩家组成联盟,互相协助击败敌人。
Lords Mobile 的游戏会话时间短,不需要玩家高额支出,并且内置盟友系统具有巨大的社交元素。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像《最终幻想:觉醒》(完美世界)和《部落冲突》(Supercell)等其他类似的游戏都在印度尼西亚取得了成功。
3)休闲游戏在下载榜和畅销榜前列
由于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 ARPPU 排名倒数第二,因此下载榜中的大多数游戏都是不需要玩家高消费的休闲游戏,这并不奇怪。
《Ludo King》和《BarbarQ》等游戏是可以与多个玩家一起玩的社交游戏,而《Subway Surfers》,《Pou》和《Starmaker》则是单机游戏。
《Candy Crush Saga》和《Ayodance》等一些休闲游戏也在印尼畅销榜上取得成功。另外,社交博彩游戏在印度尼西亚仍然很受欢迎。
4)移动电子竞技推动印尼市场发展
移动电子竞技正在推动印尼手机游戏市场的增长。2017 年,沐瞳科技举办了《无尽对决》东南亚移动杯大赛,参赛者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
2018 年 1 月,印尼移动游戏畅销榜排名第八的《危机行动》(Crisis Action),其开发商表示 Crisis Action 是全球最好的电竞FPS游戏,在全球拥有超过 5000 万玩家。该游戏每月举办一次线上锦标赛,最佳球员可以赢得奖品和奖励。
(三)出行、工具及短视频领域
1. 出行
根据 Google 和淡马锡的一份联合报告,东南亚整体共享出行日均使用次数从 2015 年的 130 次,增长到 2017 年的 600 万次,整体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由 2017 年的 51 亿美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201 亿美元,其中印尼将占据 40% 以上的市场份额,印尼共享出行用户已达 2.5 亿人。
共享出行巨头也在不断扩张自己的版图,提供包括支付、外卖、快递等在内的生活服务。据统计,2017 年第三季度,支付、外卖、快递在印尼的 Google 搜索次数分别比 2015 年同期增长 161 倍、22 倍、10 倍。
根据 Ecommerce IQ 的调查,515 位生活在城市的受访者中有 56% 愿意选择印尼本土共享出行巨头 Go-Jek,33% 选择东南亚共享出行巨头 Grab,仅有 8% 选择了 Uber,其余 3% 则从不使用共享出行服务。
1)本土巨头 Go-Jek。成立于 2010 年的 Go-Jek 在印尼共享出行领域拥有绝对的先发者优势,也是印尼首家成为独角兽的科创公司,并在 2017 年获 Google、淡马锡、腾讯联合投资的 12 亿美元。Go-Jek 从最初的 20 名骑手发展到 2017 年末,已成为一家在 50 多个城市拥有 65.4 万多骑手的共享出行巨头。除共享出行外,Go-Jek 也在近期推出了 Go-Food(外卖)、Go-Send(快递)和 Go-Pay(支付),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综合生活服务类平台。
2)东南亚独角兽 Grab。新加坡共享出行 Grab 在 2014 年进入印尼市场,并在 2017 年获滴滴出行和软银联合投资的 20 亿美元,估值超过 50 亿美元,目前在东南亚车队人数超过 130 万,在印尼覆盖了超过 100 个城市,其GrabCar和GrabBike业务去年在印尼的增幅均达到了600%。2018 年初,Grab 宣布将在印度尼西亚投资7亿美元,其中包括在雅加达开设一个新的研发中心。与 Go-Jek 类似,Grab 在印尼也推出了拼车、外卖、快递、支付等服务。
3)水土不服的 Uber。Uber 2014 年在 Grab 之后进入印尼市场,目前在印尼 34 座城市提供服务。
2. 工具类软件
工具类APP是产品驱动而非运营驱动,只要能够抓住用户痛点对应功能,不同国家的用户需求大同小异,好的功能+强的推广,甚至不用太强的推广,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因此会成为出海的主力军。在占比最高的工具类中,超过一半的应用为中国发行商旗下应用,其中包括了传输工具茄子快传SHAREit、wifi万能钥匙WiFi Master Key、和GOMO旗下输入法GO Keyboard。
但现在工具类出海格局已经稳定, 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印尼已经从工具类出海转型为内容出海。
3. 短视频
除了雅加达、泗水两大城市之外,印尼的其他地区正像3年前的中国三四线城市,当地娱乐设施不完善,这批“空虚”的小镇青年对娱乐文化需求旺盛、社交渗透率高、自我展示意识觉醒,出海的短视频在印尼发展空间很大。从数据表现来看,虽然快手出海较早,但是目前的东南亚主要都是由抖音领跑。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地区都位列第一。快手只在越南和菲律宾两地表现胜过抖音。
抖音是目前印尼最火的音乐创意视频应用,自2017年下半年进入印尼后不久便一跃成为印尼最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2017年11月起,抖音一直稳居印尼视频播放和剪辑类应用中的前2名。印尼抖音最近一个月的日活用户达到280万,打开率也达到了68%。
(四)电商
1. 发展情况
场谷歌和淡马锡最近的研究显示,到2017年年底,东南亚地区的电子商务销售额(不包括二手交易)将达到109亿美元,高于2015年的5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但同时,截止到2016年底,印尼的线上零售业销售总额 44.9 亿美元,只占整体零售业的0.8%,印尼的电商市场成熟度依然不高,发展空间巨大。
图 2. 印尼 Top B2C、C2C 电商平台月访问量(2017.03 – 2017.10)
随着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两大电商平台 Lazada、Tokopedia 流量不相上下。而从 2017 年开始,原本专注于核心 C2C 业务的 Tokopedia 也开始逐渐发展 B2C 业务,对 Lazada 造成了一定威胁。
2. 中国玩家
在印尼电商市场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中,中国投资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阿里在 2016、2017 年份两次以 20 亿美金的价格取得了东南亚也是印度尼西亚第一大电商平台 Lazada 83% 的股权,2017 年又向印尼最大的 C2C 平台 Tokopedia 注资 11 亿美金,获得控制权。至此,印尼最大 B2C、C2C 平台全部被阿里收入囊中。
2018年开始逐渐发展壮大的 Shopee,其投资方正是由腾讯控股的 SEA(前身为 Garena),目前 Shopee 开始逐渐对品牌厂商开放,推出的 Shopee Mall 目前已有 500 余家品牌入驻。
京东则把印尼当做出海的第一站,与阿里、腾讯不同,自 2016 年 3 月开始在印尼运营以来,一直保持了自营的模式,并建设了自己的物流系统,在印尼4个城市设立仓库,配送服务已经覆盖7大岛屿、483个城市和6500个区县,85%的订单可以在1天内收到。因为印尼在政策上要求尽可能实现本地化商品的销售,京东自营的大部分商品都来自于本地采购。目前已覆盖16种品类,包括3C、家电、时尚、奢侈品等,SKU超过35万。通过正品行货的理念和高品质的服务,京东主要以印尼收入水平较高者为目标用户,客单价远高于其他当地电商。
本文为UCloud云计算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