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说,写东西的时候就像蚕吐丝一样,如同一次清空,会使人洁净。
如果开始的时候知道这条路要走这么久,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的下来。
3月24号早晨面试结束,从已经记不清是15楼还是10楼,顺着楼梯一阶一阶走下来,整个人都很恍惚,觉得一切都很不真实,仿佛从知道擦线之后到20几分钟前那个焦虑到快奔溃的人根本不存在过一样。在篮球场旁边的木椅上一个人坐了很久,那天北京的天很蓝,太阳很大也很暖。其实也没有很复杂的情绪,不觉得很难过,也不觉得激动,甚至都没有如释重负的放松感,不知道为什么就哭了出来。
考研的念头其实很早就有,但随着进入大学之后的种种起起落落摇摆了很久,怀疑过自己,动过转专业的念头,迷茫了很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决定去台湾的原因当中逃避心态其实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个人走走看看去了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很棒的人,也想清楚了很多事情。佳玲总说后来的我像变了一个人,现在想想,那时是觉得感激吧,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拥有那么多东西,也应该更努力一些。
后来开始有意让自己安静下来,慢下来,简化自己的生活。转换生活模式带来的身体上和成绩上的好转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自己或许金融这条路也还走的下去,我至今仍然没能够明白这种想法究竟是对是错,未来也可能再无机会去求证当初走另一条路会不会更好。我只知道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刻意让自己保持一定程度的与世隔绝确实让自己清净了很多专注了很多,也想清楚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很多矫枉过正的后遗症,比如严重的逃避心态,比如有时对于人群的抵触,等等等等。
16年考研的那一年,应该是人生中不复重来最刻苦的时期吧,大概是有期待在,也或许是后期记忆美化的作用,虽然会觉得很累,但是一直都也算走的坚定。所以第一年失败带来打击也近乎是毁灭性的,仿佛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种种又被全盘否定,所有对自己的怀疑对人生的怀疑又变本加厉地卷土重来。
之后的毕业季大概可以用兵荒马乱来形容,算的上是毕业生中最狼狈的那类吧,一波一波被拒绝,一波一波打击,直至最后像是万般无奈又像是孤注一掷般决定再试一次。
17年大概是到目前为止短短人生中最艰难且极度没有安全感的一年,在此之前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其实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尽管现在回过头看,很多事情可能是冥冥中自有注定,但对当时人生没有重心且看不到未来的自己来说,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连发自内心的开心都很难做到,罪恶感随时都会跳出来质问自己“你凭什么”,自然而然就将自己分裂成若无其事和歇斯底里的两面,一面向阳,一面向着自己。其实在人群中轻描淡写笑出来并不难,最难的是在自省时要如何面对来自自己的审视和怀疑。
不是很喜欢倾诉自己的压力,一方面是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比自己轻松,不想让自己的负面情绪打扰到别人;另一方面是觉得倾诉和依赖本身会让自己变得更脆弱和不堪一击,毕竟在很多事情上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焦虑的时候就带着耳机在操场上一圈一圈走,害怕的厉害就想躲起来,因为觉得强颜欢笑也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仿佛只要靠着唯心主义的自欺欺人,很多事情就不用面对。不想承认的压力可能最终都通过容易波动的情绪和免疫力的下降表现了出来。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只能听短前奏的歌,对于一切需要等待的事情都极度缺乏耐心。也有很多好像怎么都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说不羡慕别人的安稳是假的,说不害怕也是假的,在近乎完全封闭那段时间,精神支柱本身就所剩无几,虽然嘴里说着没关系边走边看,可事实就像后来的后来跟老谷说过的一样,如果败了的话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要怎么面对。
那时候最想做的事情,可能就是坐在院子里能理直气壮地晒一晒太阳吧......
因为知道自己后来的状态比起16年来相差甚远,所以现在才会有一些胜之不武的惭愧和对命运眷顾的感恩吧。尤其感激给与自己无条件信任和绝对自由的父母,以及在那些觉得难以为继的日子里,无论距离远近都一直在支持自己的朋友。有时候也并不需要他们去为你做什么或者说些什么,有的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宽慰了。
遗憾和亏欠有很多,未回复的关切有很多,未给予的关心也很多。只是有的来的及弥补,而有的已经无能为力。这时候才明白,真的不是所有的来日方长,都能成为来日可期。当下的每一刻,将来都难以复制和回头,都需要好好珍惜。
15年在平溪天灯上写的愿望终于实现,只是似乎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开心。可能是不习惯忽然卸下一身的压力,也可能是长年累月悲观情绪积累了太多,阿呆说我总有理由觉得不开心,说白了其实是怕太乐观有所期待之后可能会失望的失落感吧。其实这一步走出去也只是给了自己不到两年的缓冲期,而未来的种种仍旧是未知和待定。
未来可能需要一段时期去平复自己和修复自己,也得学着更坚强和勇敢些。但总归是要走到一个新的阶段了,过去的种种种种也就都告一段落了。从来都没有想成为很厉害的人的野心,只是希望能争取到足够多的自由跟喜欢的人一起做些喜欢的事情,以后也还是希望自己能简单一些开心一些吧。还是很相信那句话: 所有的遇见都必有其深意,上帝给你的,必是他认为你可承受的,若是上帝让你等,必是你值得更好的,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