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有很多吟咏元宵佳节的诗词,读懂这一篇就足够了

又到元宵佳节,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其实在古代,元宵节也是非常的热闹,不但文人雅士可以出游,大家闺秀这一天也可以在晚上出门赏灯。平时,这些佳人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元宵节出门游玩有可能会遇上自己的真龙天子呢,元宵节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情人节。

历代都有吟咏元宵节的诗词,其中不乏名篇,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的最后两句是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被王国维认为是治学三境界的最高的境界。

写元宵节比较好的词还有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表达了晚年李清照对当年年元宵节美好的回忆和暮年的孤独和寂寞,读来让人动容、心疼。

我今天要给大家推荐描写元宵节的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欧阳修的这首词被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也反映出这首词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广为流传的名句。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欧阳修为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所做。还有的人认为这首词真正的作者是朱淑真,因为写得过于露骨、豪放,就假托为欧阳修所作。不过许多学者对这个说不认可,比如郦波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这首词先写去年元夜的浪漫,再写今年元夜的孤单,对比非常鲜明,一喜一悲在时间中变幻。去年元夜,大街上非常热闹,花灯如织,把夜晚照的如同白昼一般,春天快要来了,柳树快要发芽,一轮明月挂在柳树上,我和你相约在黄昏后,互诉衷肠。今年的元宵夜,月依然很圆、灯依然照亮了大街小巷,景色和去年相同,可是去没有了你,不能再和你相约,不能再和你一起同游、赏灯,去年和你在一起的美好历历在目,今年元夜睹物思人,怎能让人不悲伤呢?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打湿了我的衣衫。

这首《生查子》抒写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美丽婉约的女子与作者互生情愫,在那个元夜自由自在的游乐。可是好景不长,这段爱情经历了大起大落,一年后,作者抚今追昔,不见佳人,情绪终于宣泄了出来,不由得引得读者也和作者同悲。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春节和元宵节 春节与元宵节是我国两大传统节日。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口...
    作家萌犬阅读 241评论 0 0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我已然不记得去年的元宵节了,过去的每一年里几乎不会有好一整年的...
    海边的桃源阅读 143评论 0 0
  •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说得好:“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因为近乎痴迷,所以才能用心专一、精益求精...
    栖居侠客阅读 798评论 0 0
  • 创新创业咳是清华大学全校选修课之一,由陆向谦教授2007年从硅谷归国创办。 课程开办以来,他以创业创新领导力为主要...
    寒雨辰阅读 267评论 0 0
  • 幸福人生,是怎样? 我分享一下春节期间的2个亲人的故事吧。 故事一,我岳父大人,70多岁了,每天盼望过星期天。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