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明至比丘
许多佛教徒信仰佛法,是因为认为不共于其他宗教的“因缘法”比较合乎科学精神,然而可惜的是,正统的十二因缘法早已被《奥义书》的宿命业报论混杂于其中,造成佛教修学者穷其一生所学到的,其实都是外道法,不能厘清真伪。以下的故事是 佛陀与一位外道出家人的对答,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佛陀是如何以实事求是的探究方式,来驳斥宿命业报论的虚妄想法。
某一天,一位名叫尸婆(Sīvaka)的外道出家人来拜访 佛陀,请教 佛陀对于宿命业报论的意见。尸婆述说:某些沙门、婆罗门认为现在的苦乐种种感受,都是由于过去世造作的业因所决定。因此,沙门要修习各种苦行,以灭尽过去世造作的旧业,更不再造作新业,并且还要断除造作新业的因缘,这样在未来才不会生起忧恼。能够灭尽忧恼才会灭尽业报,能够灭尽业报才会灭尽痛苦,灭尽痛苦的人才得以结束痛苦的生死。
佛陀听了之后,反对这种宿命业报论,认为这是不审查、不明辨事实的愚痴想法。佛陀先从生理的层面探究,苦恼的感受可能是因为身体的风、痰、胆汁的不平衡所引起【注1】;或是由于修习沙门的各种苦行而残害了身体;或是由于不良的姿势;或是被他人用手、石、刀、杖所打伤;或是由于被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侵害。这些都是世间的真实,也是众生的实际认知。所以,宿命业报论是舍离世间的真实,却随着妄见而假想出的虚妄说法。
佛陀接着再从心理的层面探究,苦恼的感受可能是由于五盖(疑虑、掉悔、睡眠、贪欲、瞋恚)的缠扰而引起。假使没有五盖的缠扰,就不会生起心理的忧苦。最后,佛陀教导了八正道,可以在现前如实的觉知身心的缘起,并得以在当下远离烦恼。
这段故事说明了 佛陀是如何务实的面对苦恼,从医学、姿势、外境、气候或心理上的五盖等种种面向找出苦恼发生的缘由,再加以解决它。佛弟子应该要效法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将生活中的困扰归咎于过去世发生的事情。
【注1】古印度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由「气、痰、胆汁」这三个要素的平衡所决定。
参考经文:《相应阿含》第977经、《别译杂阿含》211经、《相应部》〈受相应〉SN36.21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