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之行,朋友送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著,获茅盾文学奖的,回来后待天气凉爽之后戴上老花开始了阅读,彼时已经多年不曾看纸质书了,除了药书和经络书以外,小说之类的都在手机抑或电脑上看。甚至于更简单一点——听书。
十多天过去了,每天上午就是看上几十分钟,然后抱着书睡熟了,估计平时正常睡觉没这个深度,那叫一个香!书看了三十几页,也没把内容弄明白,回想以前看书,跟现在真的是天壤之别了。
儿时,家里除了哥哥姐姐外,父母是不在身边的,从初始识字,就开始了读书,那时是一些能抓到的漫画本抑或连环画册,漫画下面是一些小字,基本上是连看图识字加筷子(把不认识的字夹掉忽略),好在父母均是老师,可以读到比一般孩子更多的书,加上兄长姐姐都是喜欢读书的,我也瞎蒙跟着读了一些,俱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鲁兵逊漂流记》听人说《红楼梦》得看六遍以上才能看懂,于是我便读完六遍(虽读完遍数,但依然是不懂的),一般人家是没有这么多书看的,当时我家的藏书也被清理了,不过好在哥哥们也喜欢读书,到处找书看,我就能抓到啥就读啥,很多书也看不懂,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大概十二岁左右吧,当时偷着兄长扔在一旁的连封面和封底都没有了的也不知题目是啥书,蹲在厕所里读了两个多小时,姐姐找不着人,大声呼喊,然后应答在厕所里,姐姐即叫骂起来,看书也没个时节,蹲厕所蹲的那么久。
父母是不让读杂书的,希望我把数学学好,基本上是数学书下垫一本杂书,母亲进来我是在做数学题的,装模作样的问这道题怎么做,麻烦母亲讲解一遍,书房(兄妹几个做作业的地方,当时随母亲住在学校,所谓书房就是教室里了,后来母亲调走,才跟着兄长姐姐住家里)里面有很多张书桌,长兄很威严,发现我偷书看,肯定是骂得最凶的那个,所以要看书就偷偷的把书放进后腰的裤带里,从表面看是看不出藏书了的,厕所就是看书最好的地方了。反正他们也不会进厕所看我到底在干吗。虽然臭点,但不至于书被没收。夏天的夜晚天热,蚊子咬,但不影响看杂书的热情,常常是放一桶水在桌子底下,双脚放进去,既没蚊子咬,又解决了热的问题。夜晚起来,也要偷偷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里看会,直至睡着。那时候是没有电灯的,一盏煤油灯烧一个晚上就没有油了,母亲准会嘟囔着油烧得快,有天晚上,灯放在床头睡着了,估计是手伸出去打翻了,结果油灯点着了蚊帐,等姐姐发现我的床上烧起来了大声喊我才懵懂醒来而不至于被烧死,母亲知道后一顿猛打,下次也不敢点灯在床头看书了。
待两位兄长恢复高考考上了大学后,我开始了读高中,那时姐姐在我求学的中学管理图书室,吃完饭借口看看外甥,实际上是偷一本书晚上自习的时候看。旁边的同桌是会提醒老师来了的,所以一般是桌面上摆着课本,课本下面肯定是有一本杂书的,三五天看完一本准没问题。记得有天,姐姐姐夫均不在家,这下她的图书室就是我的天下了,所谓图书室,就是在她的床旁边加两个柜子,书不多,但足够我看了,彼时兴起看《第二次握手》,那本书我是躲在课桌底下看完的,班主任老师发现我一直低头,就溜达到我的桌子旁边来,同桌动作迅速,提示了一下,立马把书放进抽屉里,开始写听课笔记。一天时间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终于看完了,所幸第二天礼拜天,要不然准会瞌睡。
长兄读大学回信给母亲,让我多读几本书,例了一大堆书目俱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飘》《茶花女》《红与黑》《呼啸山庄》《一千零一夜》《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简爱》《战争与和平》》……这些书家里是没有的,也借不到,就到处找,也找到了《飘》和《简爱》后来这些书读完,是在结婚后县城的图书馆。就在家对面,专门办了个借书卡。当时夫君是还在读大学的,我无事就在图书馆借书看,三天一本是正常的,所以读书比较多,但记得的不多,很多书甚至连书题也忘了。从来就没养成烂笔头的习惯。及至后来生下女儿后才养成了买书的习惯。但也精品不多。买的书这个来借,那个来看,家的藏书真的是少之又少,待到网络兴起,就不再看纸质书了,手机上下载亦或买书币看,这个钱花的比买书的钱多了不知多少倍了。
当不再看纸质书后,朋友送的书是必须看的,而现在看书确实有点为难我了,眼睛老了,精力不集中。真真是能看的时候不能看,不能看的时候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