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得有点偏激,但确实是有感而发
大学附近新建了一个生活广场,据说麻雀虽小,但样样俱全。出于对大学生活的怀念,和对生活广场的好奇,挑了个艳阳高照的周末,走了一趟。
重新回到大学的环境中,由衷让人感叹,大学时光,真好,还有岁月可以蹉跎,还有梦想可以辜负。
可以慵懒到一整天抱着电脑,边看韩剧,边吃零食边哭;
可以任性到男友做一点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大吵着要分手;
可以疯狂到出高价给代购帮自己买爆款口红;
可以放纵到翘几天课去旅游,还美其名曰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可以潇洒到过着没有上午的日子,还要给自己起个可爱的名字,夜猫子;
可以无聊到在星巴克点一杯咖啡,发一天的呆,于是就觉得自己过上了城市小资生活;
可以纵容自己面对一点点阻碍,就全军覆没,随随便便放弃;
……
若你要问我,重新回到大学,你是否还会如此度过自己最青春的年华?
我断然回答不会,在大学这段最值得珍惜的时光里,我现在找不出任何理由,可以让我挥霍得心安理得!
而我,就是这么挥霍了,尽管现在无限惋惜,又有何用?
我有一个同学,男生,但他被认为是最不像男生的男生。
和他一起同寝室的室友说,他的床单被子总是整整齐齐,没有塞在鞋子里的一双双臭袜子,也没有堆在床底下的一堆堆脏衣服。
更厉害的是,这哥们,不打游戏不抽烟不喝酒,整天不是上课就是跑图书馆,跑讲座……
在他室友眼里,他就是个奇葩,书有什么好看的,看再多有什么用,还不如K死个人,推个塔来的爽快~
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拿到了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在他纠结到底要选择哪一所学校继续学习时,我期盼着能有一家公司选中我。
我学的新闻系,所以会有采访实践课。
印象深刻的采访对象有两位。
一位是经管学院的学长,我采访他时,他大三,已经有一个小的创业项目,刚拿下一家名企的资助。
得知我要采访他,他把地点选在了他的办公室,学校特地给他批的几间小办公室。
他说:“我从进校园开始,就没有停下过。家教、兼职销售、公益活动志愿者,能干的活我都干过,我也当过实习记者,我就是不想让自己闲着,找不到活,我就泡在图书馆,追着讲座跑。”
他说:“我想过很多创业的路,帮学生代收过快递,做过小学生晚托班,做过二手自行车交易…失败了好多次,才和几个同学一起搞了现在的项目,没想到能活下来。”
我当时很惊讶,都已经拿到资助了,还说没想到能活下来!
和他谈了4个多小时,大部分项目和创业相关的内容,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了,但有一句话,我深深记得:“不要老是窝在宿舍里,无所事事,要让自己忙起来,身体和脑子都动起来,才能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
可惜,大学期间一直觉得时间一抓一大把,看看韩剧睡睡懒觉,又能怎么着,可恨啊!
另外一位,是位学姐,文学院才女,也弹得一手钢琴。
当时不管学校组织的大大小小音乐会,她都会演奏一曲,常常为了赶场吃不到饭,为了练习睡不好觉。
她说:“我喜欢弹钢琴,我5岁开始学习钢琴,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以前一直因为学业,把弹琴看作业余爱好,现在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我想把这些全都放在钢琴上!”
她可以在琴房里待一天,只要没有课,没有约会,她都在弹琴。
当时的她,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可以选择去哪里演奏,拒绝哪家的邀请。
有人说,工作后,再也过不起大学时候的生活了。会说这样话的人,应该和我过的大学生活差不多,过于放肆享受大学里的无忧无虑。
那段时间,真的,是从父母那里偷来的,等到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么低的薪水,根本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
在大学期间,给你的欲望买单的,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