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抱怨

抱怨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而且强度还不小。它前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自己染上了这种“病”时,已经很严重了。抱怨是会上瘾的,尤其你周围有朋友家人“愿意”听你不停抱怨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掉入这个大坑。这如同每顿饭都吃同样食物,渐渐自己的味觉就会适应、甚至会上瘾。等到你需要吃东西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那种食物。这和抱怨让人上瘾的原理是一样的。你说出的每一句抱怨,实际上都不仅仅是情绪的宣泄,也是对大脑的刺激,它会让你的神经细胞适应,甚至期待这种消极想法的再次出现。

每当出现这种抱怨的状况时,都要提醒自己:“要启动防抱怨模式了,快点停下来”。如果开始的时候觉得困难,试着记录自己每天抱怨的次数。这种记录本身就是提醒,一旦你开始记录,就会发现自己抱怨的次数其实在不断减少。有些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你的同事、家人、朋友,可能就有这种不停抱怨的人。我们无法选择,就试着给自己加一些防弹窗机制。

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比如记录自己的抱怨次数,以此督促自己戒掉抱怨。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才是生活幸福的前提。

抱怨,是无能、无奈的表现而已。当我们遇到麻烦,遇到不顺利的时候,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承受,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抱怨有什么用呢?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自己的无奈而已。

不向别人抱怨,并不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骄傲,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是基于自己的能力与坚忍:能解决就去解决,这是一种能力;不能解决就承受,这是一种坚忍;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在第一个层面——能力上,就输了;而在第二个层面——坚忍上,从来就没有一丝一毫进步。时常告诫自己,我不能也不会允许自己成为那样抱怨的人,若是那样,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所以如果遇到困难,能够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忍受。总之不要让自己有机会染上抱怨的恶习。

现在“正能量”这个词广为流行。与此产生鲜明对比的就是“负能量”——抱怨。它会让一个人变得令人讨厌,令人厌倦;它会让一个人失去挣扎的能力,失去承受的坚忍。抱怨的害处,并不仅仅在于浪费时间,也不仅仅在于那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它真正的害处在于,它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放弃挣扎。平时的时候,偶尔气馁是正常的,谁是“铁人”啊?!可是,在逆境中,或者一些特定的关键时刻,放弃是致命的,不是吗?

抱怨最大的坏处在于:它不解决任何问题。你的成绩不会随着抱怨自动提高,你的工作不会因为抱怨自动得到解决。因为抱怨本身也消耗资源。你在抱怨上多花一份时间,就等于少了一份时间去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每个人来说,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

你观察一下就知道了,那些向你抱怨的人,说着说着就开始进入“表演”状态,他们很投入的,他们需要你的同情,他们需要全世界的同情和“理解”;为了让你同情,为了让全世界同情,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一个其实更惨的角色”……演着演着,别人还没怎么样,自己先信了,不由自主地任由自己变成那个“更惨的角色”——你想成为一个“更惨的人”吗?开始抱怨就可以了,多简单!

珍爱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在Emory没有太多知心的朋友,彦君大概是一个,以至于我不写她的名字,也不觉得内疚或是堂皇。话说我和室友们成为朋...
    生如如花阅读 427评论 0 1
  • 怎么说,我觉得t可能就是个反面教材吧,抱怨前一定要看看,是否自己有什么方法改变现状,否则抱怨了也没用
    小黄Shirley阅读 147评论 0 0
  • /温妮深山老林 今天 我路过你的村庄 好想停下来 抱一捆酒瓶 和一大袋子祝福 去看你 但恐不速 打扰到你 勾起 ...
    深山老林千年桃妖阅读 224评论 6 5
  • 2017年5月12日下午,普定县开心屋项目第二期培训筹备会在县教育局三楼小会议室举行。 本次会议由轻松...
    程蕾阅读 399评论 0 0
  • 1、引言 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表、字段等的命名规范也算是设计规范的一部分,不过设计规范更多的是为了确保数据库设计的合理...
    SnowflakeCloud阅读 41,108评论 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