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聊起云南旅游,他愤愤地说,那破地有什么好,山不高,水就那样,密云水库都比不上,我就想不明白干啥那么多人爱去。
去看看苍山,在洱海边骑车环湖,在明珠般的泸沽湖静静地感受世界的纯净,在大理开启一个人的流浪,在丽江的酒吧咀嚼人生的甘苦。等等,这些不都应该是太美的事吗?
为什么一趟本该美好的旅程,却让他如此抱怨呢?
一、缺乏想象,缺乏思考。
想象即是我们对这个世界葆有的最基本的好奇。
读书与看电视剧可以举例。
你读《红楼梦》,随着《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好似那个气一大,就会被吹倒,一肚子文章,悲凄命运的林妹妹,从书里走了出来,仙女般的神韵,西施般的病容。
看最经典的87版电视剧,你在《葬花吟》的凄美音乐中看到的是陈晓旭侧身掩面拭泪的情景,那个泪光点点的形象可能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
你以为自己看了电视剧,就算懂了红楼。
十二三岁,两弯似蹙非蹙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只见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光。 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等等。这样的黛玉,难道就只是电视剧里出现的那个固定人物,固定情节了吗?
文学艺术塑造的典型,是通过人物的一言一行细致刻画出来的,它得通过你的想象架构起与人物之间的交流沟通,人物才能在你脑中生根。否则,你看到陈晓旭就认为是黛玉。拿你又如何理解“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中的那个林妹妹到底有何好呢?
想象之于旅行,更至关重要。
节假日出行,大多数时候,看到的是人脑袋,而非真正的景。很多人抱怨,吃不好,睡不好,路上还耽误。
你可以有另一种旅行的打开方式。
逛雍和宫,如果没有讲解,十分钟就可以逛完。因为在你看来,实在没什么好逛头。几进的院子一走,免费的香一燃,就结束了。
但当你在香火萦绕的大殿,看到地上18米,地下8米,由整棵檀木雕刻而成的弥勒站像时,你不得不惊叹于它的不凡。那样的一颗檀木,得用多少金银珠宝才能从外国换来,那样的一颗木,又得用多少人力多少时间才能运来,又得用多少工匠才能雕成,如何铸铜,如何又用绫罗彩缎,才呈现出眼前如此完美的艺术作品呢?又缘何赋予那么深厚的宗教意义呢?
你甚至都可以想象,那个虔诚地跪拜在佛前的凡人,他是求学吗?他是求财,还是只是求内心的安定,他又如何的与众不同。
更妙的,你可以想象意下,踩着几百年的石路,眼前古树蓊郁,在几百年前,有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最至高无上的那个人,也曾经如你一般,走过脚下的这一段路,看过眼前的这一颗树时,历史感有无光临你呢?
二、对旅行的期待预估值太高
不管去哪里,去什么地方。我们终究只是那个地方匆匆的过客。
你怎么能奢望自己短暂的几天就融入当地的生活,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呢?
我们总是太贪,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吃,什么都想了解,什么也都不想放弃。
所以才会把形成安排的满满当当。
去雍和宫转个十分钟表示自己来过,在专门接旅行团的地方匆匆地狼吞虎咽表示自己吃过,在当地最繁华的街道走走表示自己深入了解过。
请把自己的旅行预估值降低一些,哪怕只达到期中一条,我就足够满足。
我喜欢美食,我可以只去台湾吃小吃,一条街一条街的吃。别管什么台北故宫博物院,别管什么日月潭。
我喜欢参观博物馆,我去台湾就天天去故宫博物院,把自己想看的全看到,想看自己的全看仔细了。
我喜欢浪漫小资,那就去猫空。坐坐缆车,喝喝咖啡,优哉游哉地呆上好几天。
其实旅行真正的目的,就是离开自己经常生活的地方,离开自己经常生活的状态,任性地给自己放个假。
这个假放的短也好,长也罢。离开这个城市也好,或者出国也罢。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让自己回归日常的状态。你忍了那么久,过了那么久自己觉得压抑的生活。让自己任性一把。但任性过后,你发现自己又可以忍受了。
旅行不就是这样的意义吗?
如果可以这样想,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变的有意义多啦。
在家宅一天,吃自己爱吃的食物,想起妈妈的味道,也是一种旅行。
昏天黑地地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任性地在书中放纵自我,也是一种旅行。
抱着零食,尽情地看自己喜欢了好久的一部电影,感受人生的悲喜,也是一种旅行。
就去家门口的公园转转走走,看看秋天的黄叶,感受大自然神奇的画笔,也是旅行。
或者在自己的城市,坐一趟从没坐过的公交车,去自己从没到过的那个区域,感受同在一座城,风景迥然不同,也是一种旅行。
我们总给自己太多的理由。
有时间有精力有金钱去远途旅行的,抱怨时间短,看不够,吃不好,睡不着。
没时间没精力没金钱支持远足的的抱怨自己过的太不容易,根本没有看世界的机会。
其实,哪有什么诗和远方。
旅行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就是用想象走进,用思考深入。
降低预期,满足当下。
那么恭喜,你可以时时行于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感受到你所感受到的任何美好。
地铁的嗡嗡声中,读着林清玄,好像那一抹清欢就在你的耳边、身边、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