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寻姑苏盘门

今日小雨,未着伞,倒也有一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趣。

走过满是榆柳的小径,雨后的古寺似是洗去了铅华,人不甚多,倒也为古寺平添几分清新与肃穆。

跨过门槛,入眼便是四大天王的神像,案几上的香火冉冉不熄,神像上已有些许积灰,唯一不变的是那神像的威严,似是在这里已守护盘门不知几百年。

雨后的寺院,似是洗尽了人间的烟火,倒有一种天上人间之感。唯一不变的,是屋檐下挂着的两盏长信宫灯,与屋内的盏盏酥油灯。

后院内有一大缸,雨丝从屋檐滑落,径直落入缸中,激起四溅的水花与圈圈涟漪。缸内的水碧绿,缸底静静地躺着几枚铜钱,不曾有一丝动静,它们在这里呆了多久,无人知道,那些曾经投它入水时许下的美好愿望,又有多少实现?抬头仰望,淡玉色的青天下,是那片片的江南的鱼鳞瓦,白墙黑瓦,在雨声中,奏起一曲乡梦。

步出寺院,雨声依旧。古人曾云,“姑苏古城看盘门。”而今,当真是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城墙下了,扶着一旁的雕栏,小心地登上城墙,一面面旗帜迎风飘展着,上面都只题写了一个“吴”字。站在古城墙上,远处的瑞光塔似幻如真,近处云气飘渺,如登仙境。据传,三国时期孙权,因其幼时相貌不佳,被其生母所弃,此塔乃是孙权为其养母所修,故又名报恩塔。

城墙二楼有茶馆,名为燕月楼,供有当地特产碧螺春,捧一壶热茶坐于楼上,看窗外雨丝绵绵,无边细雨,淡烟流水,美哉。

夜晚,于盘门旁古运河上泛舟,耳畔是雨声夹杂着苏州评弹。老师身着墨绿色旗袍,上面浅锈竹枝,怀抱一琵琶,即兴弹了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老师的歌声合着铮铮的琵琶声,余音袅袅,绕梁不绝。

曾经读过黄山谷的“江湖夜雨十年灯”,尤爱其江船夜雨听笛之感,而今,我也当真体会到了这于雨夜泛舟之乐了。

江南忆,其次忆吴州,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