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拥有超强的记忆力?
今年年初的某一天,部门的工作微信群里突然有消息提醒,基于习惯和职业要求,我点开看了一下,是部门领导给我发的一个200块生日红包,下面附带着一段话,大意是今天是我们部门某某的生日,再加上一些祝语。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内同样的事情在部门每个同事身上都发生过,算是“雨露均沾”。我很好奇,就和同事讨论领导的记忆力怎么会这么好?同事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他看了每个人的信息,然后设定了提醒,到时候就发个红包呗,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说实话,同事的这句话确实一瞬间打消了我的疑问,我也没有再继续想下去。
前两天到子公司走访,遇到被女孩们称为“公司吴彦祖”的William,一位负责集团全球采购业务的德籍华裔高管,他在一行人中一眼就认出了我,主动过来和我握手,还是那么的有力,那么的火热,与William的握手又一次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如果说部门领导的是因为设定了提醒而及时发生日红包,那和一年前仅仅只聊了半小时的William为什么会记得我呢?他甚至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和他之间甚至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为什么William的记忆力这么好?
为什么他们的记忆力会这么好?
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有的人天生记忆力超群,而且也有现实的例子证明有些人的记忆力就是超过平常人很多倍,如曾获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美国电影《雨人》中男主角“雷蒙”的原型美国人金·皮克,他拥有超常记忆能力,精通从文学到历史在内的15门学科,能一字不漏背诵至少9000本书的内容。
有人也会说有些记忆超强的人是通过后天训练而成的,如2010年世界脑力锦标赛总冠军,多项世界纪录保持者,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记忆大师”,“中国记忆三剑客”之一,被中外媒体誉为“世界记忆王”的王峰,2009年7月参加武汉大学记忆协会举办的暑期集训班,在湖北首位“世界记忆大师”袁文魁的指导下参加记忆训练后,参加同年10月份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获封“中国记忆大师”称号,并成为该次比赛的总亚军,夺得七枚奖牌,之后连续夺得第18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世界冠军在内多项记忆力大奖,成为中国第一的“世界记忆大师”。
现在市面上很多提升记忆力的书也都提到只要方法得当,吃瓜群众也能拥有记忆大师的水平,如日本的畅销书《超级笔记术》中提到,记忆力是一种非常容易得到提升的能力,畅销书作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的通过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呕吐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练字记忆法、逻辑记忆法等等,不一而足,结合这些方法再加上苦练是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记忆水平的,甚至能够达到惊人的水平,如采用逻辑记忆法的吕超能把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67890位。
那么要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除了先天的因素和后天技巧习得外,是否还有第三条道路?
其实,真正把记忆所得到的信息内化成自己的思考或是致知是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一条可取之径。之前提到记忆力训练说到底还是术的范畴,术者方法也,《老子》中曾提到“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记忆术的训练技巧确实很强大也能培养出记忆大师,但是如果仅停留在术的层面,其效果是不甚理想的,考前突击考后忘记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只有把所记忆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经常性的所思所想或者是某些部分的“痛点”,形成长久而有效的记忆,进而获得超强记忆力。
无论是部门领导还是采购高管William,其实都是并非天生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或经过专业的记忆术训练的普通人,他们甚至在这方面还闹出过一些笑话,比如部门有位同事的生日刚好是国庆节,这样的生日应该是非常好记的,恰恰就是这个同事在生日过了一个多月之后才收到生日红包,采购高管William也经常忘了出差的安排。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得知,部门领导基于公司的发展和部门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考虑,会将时常琢磨如何从小处关怀员工,营造和谐的团队气氛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才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生日红包;而William则是通过与我们部门的沟通解决了工作中长期被忽视却又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部门的走访触动了他工作中某些的“痛点”,因此他才会那么快的记起我,虽然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
因此,普通人如何拥有超强的记忆力,总结为一句话:升华把所学所记,找到记忆与“思想”的连接点,你也能拥有超强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