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哲所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源于痛苦的自由。
——亚里士多德
(四)
亚里士多德出生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科学的神奇,然而,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部分人只知道他是一个大哲学家。其实不然,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哲学上的高不可攀,他更应该是位广博的科学家。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生产的那个年代那个环境,科学研究的手段与方法极其有限,没有高倍显微镜、天文望远镜,也没有测量仪和计数器,甚至连PH试纸都没有。所以他的科学研究只能是在一种求知欲加上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上的类比和观察,当然,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真假难辨,甚至有时候是荒诞可笑的主观猜测和臆想。但是,在那个时代,他终究还是那个时代下的科学工作者,可以称得上是科学家的优秀工作者。
勒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苏格拉底将哲学授之于人类,亚里士多德则将科学带给人类。苏格拉底之前既有哲学,亚里士多德之前也不是没有科学;然而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却在这两人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所奠定的基础之上。”也许,相对于哲学,亚里士多德在科学上的贡献真的要高于哲学。
在任何一个年代,进行科学研究都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而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期,即没有科研机构,也没有赞助商,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很幸运的是,亚里士多德就是那个有大把闲散时间,又有大把金钱的人。
家庭出生的富裕让他衣食无忧。富可敌国的老丈人,让他购买科学仪器和设备变得轻松。再加上一个帝国领袖的弟子则让他一切梦想的物质条件都变得不是问题,只要他需要。光替亚里士多德抄写著作的文员及助手就有好几百号人,这样的规模不是靠财力就可以做到的。亚历山大不但出钱还出力,据说为了替亚里士多德提供生物学研究的标本及素材,在他东征的过程,要求其所有官兵发现各种动植物样本一律收集整理后带回,供亚里士多德从事研究。亚里士多德差不多收集起了地中海岸城邦当时的所有科学资料。有这样条件的人从古到今估计也没几人,所幸的是,亚里士多德把这种优势完全转化到为全人类谋幸福的事业上了。
(五)
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在科学上的成就并没有能比他的那些前辈高出多少,他们对无限世界的向往更让我们值得记住的,可能是那种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情结。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我们在其中可能发现不了多少内容与当代物理范畴的内容相关,而更多的是一些极具抽象笼统的概念,比如:物质、时空、无穷等等。如果说对这些抽象概念分析是关于形而上学的某种解释反而可能会更合适些,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物理与哲学的那种理还乱的内在关联。所以直到现在,我们遇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波尔的量子力学时,我们总会纠结在现实与哲学的思考之中,寻求答案。
亚里士多德如同那个时代所有的科学家一样,对浩瀚的天空充满着好奇和发挥着想象,特别是对于宇宙的中心,各抒己见,当然,这些看法意见皆属个人观点,几乎没什么科学依据,毕竟,肉眼看不了那么远。在太阳与地球谁为宇宙中心的二选一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自豪地选择了地球,至于什么原因,我认为就是他愿意这么简单。但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在知识分子中的地位,他的地心说,经欧州教会托勒系统化之后,成为了基督教(天主教)经院哲学的官方理论,统治人们长达一千五百多年。
除了哲学,可能最让亚里士多德骄傲的就是他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有自己的动植物园,园内具体有多少种生物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亚里士多德研究的结果中大概可以知道,他记录了不下五百多种生物的详细内容,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分类。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结构、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因此,亚里士多德义不容辞的成了生物学,生物解剖学的创始人,成了生物科学的一支独秀,直至()年以后。
他曾经大胆宣称,人和哺乳动物是同属一个物种,这样的说法在神创世的年代是冒很大风险的。他预测了冯·贝尔的著名法则(即发展中的有机体的种类共同特性(如眼、耳)先于共特殊性(如牙齿的排列“式样”)出现,而特殊性又先于个体独有特性(如眼睛最终呈现的颜色)出现。他还说,物种发展层次越高,专业化分工越细的物种,其生育能力越差,繁殖后代数量越少,这个理论比斯宾塞的专业功能在理论早了2000年。
遗憾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想象有时也过于天马行空、主观随意,否则,可能就没有达尔文什么事了。在生物界渐变进化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亚里士多德看在眼里,但终究还是迷糊的,他否认恩培多克勒的“适者生存”,也不认可阿那克萨戈拉主张的“人之所以变得聪明,是因为将手人人行走中解放出来”。由于亚里士多德一味的盲目崇尚智力,所以他坚定的认为,人之所以选择如此的运用双手,正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更高的智力。在那个年代我们无法评论是非对错,但是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们足以对知识的正确与否更有能力进行甄别。
由于生活上的富裕,物质上的丰裕,亚里士多德除把鸡蛋和小鸡用来吃以外,远有更多的用来进行他的生物学学研究。“能看见事物起源的人往往能最好地了解它们”。他把处在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进行解剖分析,也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小鸡进行跟踪观察,从而得出了他的实验结果,而这些结论至今都让胚胎学专家们惊叹不已,这也使得亚里士多德成了胚胎学的始祖。
其实,有时候,我们真不应该去评价这些先辈们在自然科学上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就他们能够开始做这样一些事,哪怕有时候觉得可笑,但已经足够震撼现在了,如果没有他们的开始,能有现在的辉煌吗?
(六)
亚里士多德左手是科学,右手则是哲学,用他独特的视角在两者之间牵线搭桥,科学给予他客观与感觉,哲学则给他理性的思考。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古希腊思想家中“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为“从来最多才最渊博的科学天才之一”、“一个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亚里士多德一生笔耕不辍,上半生求学游学,下半生著书立说,他写的书不但多而且全,几乎攘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把他所有的书用来置办一个图书馆都是不成问题的,据公元2世纪的史前作家估计,他的著作有四百多卷,甚至可能达到将近1千多卷,但是很大一部分都已遗失,留下的则主要是他在吕克昂学院时期的著作。亚里士多德和早期的很多学者一样,他的著作并非在生前由其本人编著出版,而是由吕克昂学院的第十一代院长安德洛尼科于公元40年左右编纂发行。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种类繁多,研究范围宽广详实,几乎覆盖了哲学的所有问题和方向,涉及形而上学、逻辑学、自然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学和修辞学的知识领域。相比较而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物理学》、《工具学》、《尼各马科伦理学》、《论灵魂》、《政治学》、《诗学》。其中《尼各马科伦理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著,《工具论》是世界上第一部逻辑学专著。而最为重要的当属《形而上学》,可以称为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灵魂。
与具有诗人气质和剧作家文学修美的柏拉图的著作相比,亚里士多德的文字看不见文采文扬,也感受不到一丝温情,有的只是作为专业著作所体现的抽象,枯燥和晦涩难懂。如果说柏拉图把哲学文学化了,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则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哲学语言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我们所看见的是一个个专业的术语构件,严谨、准确如磐石般坚固,一直沿用至今,如形式、原理、动机、目的、范畴、准则等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从未在哲学体系中表达出来的词语。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相对凌乱和繁杂,这并还是因为他的著作本身的文学修辞,而是他的所有著作均来自于他讲学的笔记和手稿,可以说他本人从未做过出版的打算。所以黑格尔才会说:“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哲学的故事》的作者威尔·杜兰特说:“无论如何,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亚里士多德是这些书精神上的作者,而不仅仅是署了名,有时写作可能是由别人执笔,但头脑和心灵却是他的”。确实,传承的精髓是魂魄,仅靠文字是不够的。
(七)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希腊人天生就有的“求智”传统之外,还在于他发明和采用了多种治学方法。如果说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人专心于辩论的技巧和方式的同时,或许不经意间都做了关于辩证法、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事。那么亚里士多德则是系统、全面、深入且建设性对方法论进行研究的人,所以说,他是逻辑学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第一个系统采用多种科学方法进行哲学思想推演的人。当哲人们在把结论当作哲学思想的最主要的目的时,亚里士多德同时以把逻辑推演及经验观察的诸多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也就是说,他是那种既砍柴又认真磨刀的人。
现在我们常用的,看似简单的科研方法,如:历史批判法,概念分析法,经验归纳法,样本解析法,问题探索法,逻辑论证法都始于亚里士多德的手中。
何谓逻辑学,简而言就是正确思考的方法和艺术。而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论则在他的逻辑学著作《工具论》中得到体现,为正确严谨地进行思维活动制定了规则和形式,为知识的求取提供了工具和方法,从而也创立了逻辑学。
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他初步进行了命题的分类并发明了一种极具创意的演绎逻辑三段论,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译论证的基本模式就是三段论。三段论指的是由三个命题组成的推理系统,这三个命题的前提是结论命题小于前二个命题。
如:女人都喜欢逛街。
小娜是女人。
所以小娜喜欢逛街。
可以看出,这样的推理没问题,但是如果换一种说法呢?
如:女人都喜欢逛街
小娜喜欢逛街,
所以小娜是女人。
这样的推理肯定不行,可问题出在哪呢?如果你可以很好的分清什么是一般,什么是特殊,就不会发生类似的逻辑紊乱了。
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逻辑的作用,逻辑是我们获得知识的论证的知识才是真正可靠的知识,逻辑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工具。他除了对三段论推理制定了主要规律和形式处,还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大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他主要研究的是演译法,但也适当的解释了归纳法及演绎法之间的关系。这一切内容都是现代逻辑学的基本内容,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作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