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简书日更的第二天,上班之余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谈谈原生家庭这个话题,因为我身边有很多在原生家庭阴影的笼罩中长大的朋友,无论从他们所表现出的外在状态还是心理层面给人的直观感受,都让我觉得他们的人格中或多或少都欠缺着一些正常人应该拥有的东西,直到现在成年,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影响依然如渗进骨头里的汤药,无论付出多大努力都很难根治。我希望能用自己拙劣的文笔,展示一些真实存在的例子,让看到的人有一些思考,如果看过之后能在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中有所启发,那么我这篇随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下面就结合我一位朋友的真实经历,谈一下自己对于这些问题尚不成熟的看法。
我的朋友小A是位女生,出生于农村家庭,父母和爷爷奶奶是标准的农民,常年依靠种地和打工来维持家庭生计。九几年时,小A所在的村子如那个年代的众多中国农村一样,正盛行着一股“生子风”,妇女最光荣的义务就是为婆家生一个儿子。于是小A的父母在对儿子的期待下,生下了大女儿小A,接着生下了小A的妹妹,接着又有了小A的弟弟。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男孩子出生,小A的父母开心万分,超生罚款都缴纳得非常乐意,自此开始了一家五口人在西北农村大院里的生活。
我与小A相识,是在老家农村的小学里,刚升初一,在我还没有学会跟人吵架、维护自己权益的年龄,她就敢跟特别调皮的男同学打架;当我沉浸在各种各样的《故事会》和漫画书里无法自拔,她却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持续发呆,她身上种种不同于同龄人的外在习惯让当时的我非常不解,于是我非常关注她。那时学校条件较差,北方的冬季又异常寒冷,因此每到冬季,就需要班里每位同学的家长轮流承担炉子生火的重任。我因为家中有爷爷奶奶溺爱,从未学习过依靠几张油纸就在炉子里点燃一坨煤的高超技能,即使现在想来,当初的班级里能独立做到这件事的人也是屈指可数。而小A不同,初中三年所经历的三个冬季,我从未见过她的家人是为了帮她生炉子而来,因为生炉子这件事情,小A很早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了,当然她能做的远不止这一件事,毕竟,她三年级时就被父母逼迫着跟去田里割麦子、四年级时就被安排站在凳子上对着将近一米高的灶台和比她体型还大的一口锅做饭,她的寒假暑假是用来帮父母照看弟弟妹妹的,开学后如果不是因为学校离家太远不得已选择住校,大概率她每天放学后的那几个小时,也不是留给她自己用来写作业的,而是用来给家里做饭、洗衣、干农活的。
在正常家庭长大的我,也并非不能理解穷人家小孩的穷养方式,但小A的成长历程让我心痛的地方在于,她爸爸妈妈爱她妹妹和弟弟远胜过爱她。当小A被同学欺负,她爸爸会责怪她无端招惹别人,甚至反手就是对着小A稚嫩白净的脸庞一巴掌,而如果被欺负的人是她弟弟或妹妹,她爸爸宁可耽误手头一天的工作也要追到学校让对方好看。因未受过教育,加上重男轻女思想以及同地区其他人同种做法的影响,在他父母的观念中,老大在任何时间都是大人。于他们而言,长女如长子,长女不能带来任何长子能带来的荣誉,但长子该承担的责任,长女还是要承担的,而事实上,小A这个长女,也仅仅比她妹妹大一岁,比她弟弟大两岁半而已。
与小A初中三年的相处中,我跟另一位朋友一同目睹过她无数个落寞孤单的背影,陪她走过了很多个于当时的她而言非常至暗的时刻,终于一起走进了县城里的同一所高中。然而,进入高中后,小A的处境则更为艰难了,妹妹和弟弟都在上学,小A的爸爸妈妈一心想着替她弟弟多存点钱,于是就将省钱的源头转移到了小A身上:每天的生活费是按照食堂一日三餐中最低档的标准计算好的;作业本和衣服必须要在她爸妈陪同下去购买,购买的前提是旧的作业本已经充分利用完正反面,旧的衣服至少已穿了一两年;每个月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也是按月打到卡里的,却绑定了她爸爸的手机号,一取钱就收到动账提醒,每次取完50块钱站在ATM机前,等待小A的就是电话里来自她爸爸的质问,临挂电话还不忘提醒好几遍省着点花……而他的妹妹和弟弟,却在同一个学校的不同角落里,时刻穿着干干净净的新衣服,与同学分享着新买的零食和漫画。
高中三年,作为小A闺蜜的我亲眼见证了小A爸爸妈妈对她的各种不公平待遇,也亲眼目睹了小A从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学生逐步变为“普通人”的过程。进入大学后,我与小A分散在一南一北两个省份,对她的事情参与不多,但从和她的电话及QQ聊天中依然能够深刻感觉到,原生家庭的种种观念,已经伤她很深,她自己却浑然不知。大学时期的她,不再对学习和成绩抱有期待,不再主动思考未来,不再主动与人交流沟通,不再融入新的群体、接触新的知识,也不再对钱感兴趣,只是爱上了睡觉和看网络小说,或许对她来说,只有在睡眠中和小说中,才能找到一丝丝安全感……
如今小A从大学毕业也已有四年了,去年国庆时,她与相恋八年的男朋友结了婚,谈彩礼时,小A的爸妈提出了一个在本地比较偏高的数字,男方家庭经过数轮激烈的还价,依然没能降低分毫。而这过程中,小A自己的观念竟也如她爸妈所说一样:父母供她上学还花了十几万呢。其实小A心里门儿清,她爸妈索要高额彩礼的本意是为了攒钱给她弟弟付首付、娶妻生子,很可能未来的某一天,她妹妹也会在结婚时再度经历她所经历的一切,然而她认为这是正常的。
现在,结婚刚一年的小A因为不适应职场,已辞职在家专心备孕,而我难以想象,竞争越来越激烈的21世纪,如果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就主动选择了放弃工作,未来的几十年要怎么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呢?如果是我,定然不敢拿余生去冒险做一个这样不负责任的选择,但小A的观念与我不同,她觉得生命中的所有事情冥冥中自有定数,如蝼蚁一般的人类是没有能力作出任何决定和改变的,她认为她的命运出生时就被注定,认为所有关于命运的抗争都是徒劳的挣扎。
仅将小A的经历当做故事来听,似乎除了同情以外没有其他感觉,但细思小A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不难发现,小A成年后的所有行为,无论辞职也好,还是认命也罢,都与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对待自己的子女都要分个三六九等,更可怕的是女儿无用的观念在他们心中已然根深蒂固,即使小A因为他们而遭遇了更多暴风暴雪,他们也丝毫不会内疚,因为周围人都是这样的。很多人选择同一条路,不能证明这条路是对的,但却可以让盲从者盲从得心安理得,因为盲从之下即使有不可承担的后果也依然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开脱自己的罪责。
小A何其无辜,出生时就没有权利去做出生与否、生于谁家的选择,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被安排出生,却不被爱护,一步一步被自己的父母磨灭了个性、堵上了用来透光的那扇窗,最终在二十几岁的年纪活成了一个佛系的老年人,甚至连婚姻都要被亲生父母拿来做金钱交易……而更可怕的是,小A在这种家庭氛围和环境的熏陶下,已经成长为了二代的她父母,二十余年的阴影,已经附着到她的血液,即使她自己想要摆脱父母的影子,也由不得自己,甚至她连这种想要摆脱的意识都从未有过……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足以伴随人的一生,看身边的故事,我们也应当从中反思:作为父母,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还是让自己更好?如果是为了让自己更好,那么是否有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能力,如果都没有,那么也应该记得,孩子也是人,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然决定生,就请负责养,就请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最好的,不要区别对待,更不要重此薄彼,每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是上天送来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