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有名的景点、参观了必去的展览馆、造访了旅行书上推荐的餐厅,但还是像被关在笼子里,不断移进移民的动物。”
——蒋瞰《不告而别》
恐怕没有人不喜欢旅行。
从一个自己待腻了的地方,来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我们仍然如此乐此不疲。在每一个被称作“假期”的空档,每一处被唤作“景点”的地方,休闲、修行还是逃离,从踏上旅途的那一刻开始,看上去,好似开始了一段只属于你的私人时光。
可事实,的确如此吗?
春节假期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出游度假。国内国外
四处都是人头攒动,清晨的天安门,遥远的香格里拉,异域风情的巴厘岛......作为一年里最重要也是最充裕的假期,似乎不出门走走,你都对不起这七天的漫长时光。
于是我们踏上人潮汹涌的街头,品尝大同小异的特色小吃,分享看上去很美的自拍,购买或许并不需要的纪念品,用手机记录下每一处景点的标志性建筑,我们看着攻略上的“十大必去之地”,“特色美食排行榜”,在上面骄傲地画上休止符,然后告诉自己:
“我,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旅行。”
只是不明白,诸如这般去到每一个地方,那么和只待在一个地方,又有何区别?
有时候不禁会想,到底怎样,我们才能在每一次旅行中,触摸到自己最真实的感觉?
节后我和闺蜜去了天津。旅行首日,我们选择了最典型的景点“古文化街”与“天津之眼”,结局却令人失望。
过度商业化的古文化街已然不是四年前第一次见到时的模样,那时候记忆模糊,却惟独对街边摊子上,造型独特,手艺出众的“泥人张”印象深刻。而此次前来,泥人张已经发展成为小有规模的店面,满是淘宝风的诸多纪念品店里,竟然已然找不到原来的样子。
除了汹涌而来的人潮,古文化街更像一条充斥着各种特色小吃的小吃街,或者,你叫它“回民街”还是“芙蓉街”,也并无不妥。
“天津之眼”排队等候的人数之多,简直骇人,从售票处到跨海大桥上的人山人海里,你看不出他们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只是为了旅行,而甘愿耗费一整个晚上去体会那个仅有半小时的“摩天轮之旅”。
疑惑,又觉得悲哀。
返程的时候,因为叫的车出了些问题,于是两人坐在路边的台阶上,百无聊赖地看着天津的大爷大妈兴致勃勃地排练一曲广场舞。
似乎是为了某场比赛,两人跳得全神贯注,我们竟也看得津津有味。因为一个动作总是不太满意,大爷和大妈用天津话不停地讨论交谈,偶有争执,吵吵闹闹的天津方言配合着欢快的舞曲,满是尘世里的烟火气。
大概也是这时候,我恍惚有了感觉,这是在天津的街头啊。
这让我记起几个年前,在西安的毕业旅行,我们坐在鼓楼下的一方广场,在台阶上捧着脸,听一首流浪歌手的《一生有你》。身后是热闹而纷繁的回民街和深陷其中的游人们。
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起歌手略带喑哑的声音和彼时内心深处平静的雀跃,比兵马俑,大唐芙蓉园和城墙的景色,似乎更加清晰。
正是在这些并不出名的市井百态之中,我们看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光鲜亮丽下最温暖的底色。
每个人带着自己过往的经历,在沿途的风景中走走停停,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之间,穿行寻常巷陌,去感受每一丝人间烟火,继而触摸到自己认知的边界,然后在这认知中重新认识自我。
或许,会比在标志性的景点摇旗呐喊,拍一张合影,来得更加真实吧。
“ 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光阴,却说不出旅行的意义。”陈绮贞曾这样说。
可我仍希望,在每一处你经历过的风景里,在每一条你曾踏上的道路上,在每一段你选择的旅行,你能与你自己,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