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无先生
小学时候读到这首诗,说实话现在给我的记忆就是归纳到思乡类,只定义为思乡,也因为精短,容易记忆,便不再拿出来品味,使用。因为接触的时间早嘛,大家可能都会以为它比较初级,为了展示自己学识“丰厚”,便会想用其他少见的,至少得是七言,在字数上得先超过。
想写这首诗的时候其实在前天深夜,洗漱完毕,外面的灯光照进窗户,但那天晚上写了《我的处女情结》,便没有心力再写这篇静夜思。正在临帖,看到另一首李白写的,摘抄如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天我突然觉得李白诗仙的名誉真是无愧的,单看静夜思。当然其他诗人也会有接下来我要说的那些技法。但“诗仙”不在于技胜,在于格局。如今想来,要想芳名永存,得有天赋的格局,不是名词“天赋”,也不是形容词“有天赋的”,而是主谓,动词短语做宾语“上天赋予的”。
这种天赋是羡慕不来的,我们看看静夜思原文回味一下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前老师们会教了解一首诗歌或者一篇作品,得先了解文化背景,环境,作者,意象,使用技法,想象空间…
在这里,你看不到这些。我们单纯从这二十个字去看,字面表达的意思和引申的想象。如果一个诗人字面意思都表达不清自己所想说的,用词不当等等,他是合格的诗人嘛?自然不是,比如我,我便称不上诗人。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思维太跳跃了,读者往往跟不上我字面意思与结构之间产生的意思,很有歧义。而现在退化的人群占大部分,就比如上文写到的“天赋的格局”,正常人一看,这不是语病嘛,所以我趁着心情还不错,解释一下。
继续说静夜思的字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可以看一下教材翻译解析,没看之前都知道它必定是要添枝节的,给你陈述出那个画面。被人咀嚼过的东西,再送到嘴里,嚼不出什么花来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哪个城市的哪个环境下的床?客栈?友人家里?路人收留?无关紧要,似乎也没正面表现。什么床?雕花的?黄花梨的?红木的?大小尺寸?无关紧要。但我们可以看出来环境不会太差,至少不是七天无窗大床房。有窗,窗户还挺大,明月光直接照到床前了。如果你说是房间小呢?所以只能摆下一个床,直接到窗口了。我都不用跟你说长安当时的房价,也不用告诉你唐朝人不会有像现在这种甘愿蜗居的房间。我就从字面告诉你,房间应该不会太小,疑是地上霜。说明季节快到秋天下霜时候了,用的“疑是”不仅仅是比喻明月光像霜一样白亮凄凉。还反说明了作者旅途奔波,放浪形骸下已忘了具体日子,估摸着是要秋末了,但如果霜已经下过了,昨晚或者前晚,就不需要“猜测”是霜了。就说明时间在今年下霜之前又接近下霜的时候了。那么秋天这季节,天高云淡的,明月的光有那么亮,按常识来说得是每个月中旬了,十五左右。月亮在老高的天上,从窗户里照到床前,你觉得会是像手电筒水平直直照入嘛?我从字面告诉你,明月高悬了,不是初升,至少角度在七八十度了。不信?看后文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举头了呀,所以前面推测是对的。于是房间宽敞,窗户大,住宿条件不错。这点没有异议吧。
那么低头思故乡这句压轴仅仅是为了押韵而随口一说的嘛?这字面可以看出什么来?说明李白除了传说中的豪迈,放浪不羁以后,他至少是重感情的。他不是冷血动物,也不是像人们以为的“多愁善感”是小女生或者黛玉才有的。他在思乡,看到明月皎洁就被这霜一样“凄凉的光”笼罩到毫无抵抗的思乡,说明他离家远,离家久。
不过有一点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古代文人都愿意在外面“浪”也不回家呢?宁愿在外面思念也还不回家呢?为功名利禄?士人皆上京,求取一功名。也说明他们可能除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实没有其他生存能力的。农耕,不要说没有地,体力不行,四肢不勤,庄稼还没出来就饿死了。其他工艺技术呢?也不会。好比李白被称为酒仙,那他擅长品酒,酒量大,为啥不开酒馆?为啥不去酒馆销售酒?为啥不去谈工程?当时夜店兴荣的。因为文人要创作,那是不是他们专心读书,行走天下,就诗文满天飞?别人不知道,李白诗文是挺多的,但也不是天天专心创作出来的。当然这是题外话啦。
说回正题,在一个舒适的住宿条件下,空荡的房间里,独身一人,抬着头望着明月皎洁,原本想写首美景叙述的小清新诗歌,不料低着头,就让眼泪顺着下来,泛滥了思乡情绪,皎洁的月光如霜一样覆盖在穿短袖的我身上,我也不禁打了个冷颤,也凄凉由心而起。所以好诗在于它诗的本身,不只在于它背后的故事。现在写不出来好东西的人,常常杜撰个故事先发行,博取同情,实在下作得很。
那么说他格局比很多诗人大,诗又体现在哪呢?一是叙述对象,皓月,天地,霜,这些都是大象,不是那个动物,谢谢。大块文章的大块,就是说的宇宙天地。像这类文章,自然得到共鸣,赞许。又比如上面的《春夜洛城闻笛》,笛声散入春风,响彻整个洛阳的天地间,这样的格局是不是比其他诗人因为朋友间聚餐喝酒,陈述了酒具牛羊肉,兴奋而反差思乡之情来得格局大?
格局大不是说空泛的话,夸张得无法相信的那种,而是说来有物,甚至就在眼前,人们常见之物。
举例,我们来看看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虽然一样的思乡,但仅仅在陈述他思乡这个情绪,未免小家子气一点。当然放在“思乡”这个事本身来说,没有谁强烈就是孝子就伟大或者说文笔不好的人就不能思乡等等(不是说宋之问文笔不好哈,肯定比我好的,意思是“思乡”这件事上无法比较,无需比较。)
又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也是在陈述一件小事的经过,体现思想的情绪。
看起来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抬头之间更是小事,但他入手的高了许多,难道不是嘛?
以小见大是一种衬托大的方法,以大起点,也自然把小托大,难免不赞叹他思乡情绪是如何“涌上心头”,似乎夜里的清冷,是因为思乡之前而“渲染了”天地万物。
2017.5.28 午时
欢迎指正,不当之处。各有见解,对比无诋毁,挑拨小人请远离,对事不对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