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射线,只要以一定的强度照射在肿瘤上,就能把肿瘤给杀死,等于是可以用来治疗癌症。现在问题在于,射线到达肿瘤之前肯定会先接触到患者身体的其他组织,那就会把好的组织也给杀死。可是如果把射线强度调低一点,好的组织能不被伤害,可是对肿瘤就也没用了。那有没有一个什么办法,不用做手术开刀,既能让射线杀死肿瘤,又不会伤害其他组织呢?
给你一个类比:用放大镜汇聚太阳光,每一缕阳光照在人身上,都没事。但如果用放大镜把很多缕阳光聚焦在一点上,照射你的皮肤,你会感觉怎么样?你会受不了,对不对?
回到治疗肿瘤的答案,就是用若干束低强度的射线从不同的方向照射肿瘤。因为射线强度不高,所以不会杀死途中路过的身体组织;而因为在肿瘤上汇聚的多个射线加起来的强度足够高,所以能杀死肿瘤。其实这就是现在有不少医院使用的“伽马刀”。给你说明白的时候,你会觉这不是简单的常识吗?但这真的不简单!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当你读到这句诗时,你是什么感觉?很美,很有美的张力,画面感,视觉感,触感对吗?
问题是,你怎么写出这么美的句子出来?现在你学习了这句诗,写类似句子难度感会降低。假如你是第一个创造这句诗的人,难度是10分,你学过之后,创造类似的句子,难度就只需要8分了。这就是类比教育的作用。类比教育带给我们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能思考一些不是来自自身直接经验的东西。学习任何书本知识,你都得能想象一个你身边没有的东西。教给你一个规则,你能把它用在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上。
“弗林效应(Flynn effect)”,说在过去这一百年内,人的智力水平一直在提高,换算成标准智商相当于每十年会提高3分。那这个提高是哪来的呢?最明显的进步就是类比思维能力。一般人看东西是关注不同点,而高手则善于发现两个很不一样的事物之间的相同点。
类比思维的规律是,你能想到的类比越多,你的判断就会越准确;你能想到的类比越遥远,越普适化,你出的主意就会越有创造性。类比会让你的思维更快,更精准,更聚焦!
以上来自得到,万维钢精英日课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