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姐诞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日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它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如今也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
1. 核心元素:牛郎织女的传说
这是七夕节最著名的民间故事,为这个节日奠定了浪漫与凄美的基调。
· 人物:
· 织女:天帝的孙女,是一位心灵手巧、擅长织布的仙女。
· 牛郎:人间的一个贫穷但善良的放牛郎。
· 故事梗概: 织女与其他仙女下凡游戏,在河中沐浴。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拿走了织女的衣裳。两人相遇,互生情愫,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对儿女,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然而天帝和王母娘娘得知后,勃然大怒,命天神将织女捉回天廷。牛郎披上老牛皮做的披风,用扁担挑着一双儿女上天追赶。 王母娘娘见状,拔下头上的金簪在空中一划,瞬间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银河),将两人隔在两岸,永不能相会。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桥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于鹊桥相会一次。
因此,七夕节的核心主题就是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
---
2. 传统习俗
在古代,七夕的活动非常丰富,不仅仅是关于爱情。
· 乞巧:这是最主要的习俗之一。女孩们在这一天晚上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拥有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心智。他们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如穿针乞巧(对着月光穿针,先穿过的就是“得巧”)、投针验巧(将针投到水面上,看水底针影的形状来判断是否得巧)等。
· 拜织女(拜七姐):少女、少妇们会相约在一起,摆上瓜果、鲜花、点香烛,向天上的织女星默默祈祷,祈求美满姻缘、巧手慧心。
· 晒书晒衣:古时七月天气潮湿,人们会在阳光下晒书和衣物,防止虫蛀,也有显示才学的意味。
· 吃巧果:一种传统的节日糕点,用油、面、糖、蜜等做成各种形状,油炸而成,香甜可口。
· 听悄悄话:传说在七夕夜的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时的窃窃私语。
---
3. 现代演变:中国情人节
受西方情人节的影响,以及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深入人心,七夕节在现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
在这一天,情侣们会:
· 互赠礼物:如鲜花(尤其是玫瑰花)、巧克力、首饰等。
· 共进浪漫晚餐。
· 约会和表白。
· 商家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