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有一只叫做爱丽丝的鲸鱼,孤独的游着,希望遇见同伴。它发出的声音,却总是得不到回应,因为它的频率与众不同,所以它一直孤独的游着。
在电影里听到爱丽丝的故事时,只有简单的一句台词,可我却记住了。因为有类似的经历与感触,越来越觉得吸引力法则是种神奇的存在。
同频的人,无论隔着多远的距离,都能闻到彼此的气息,最终相遇、相聚在一起。也许,念念不忘,必有回想。你想念着遇见这么一个能懂你的人,然后那个能懂你的人就出现在你面前了,与你相视而笑。
有人说,判断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他身边的朋友看起,你的朋友潜在的就是你的反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向来如此。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你们的气息是相通的。你会神奇的发现,有钱的人总是有一堆有钱的朋友,而穷人,身边的人自然也是经济收入差不多的一群人,虽说不能绝对的下定义,但大多数情况,是不会错的。
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觉:遇见一个人时,第一感觉会是喜欢,或者是讨厌,都没由来的。你就是看着对眼,或者就是看上去就不喜欢她,虽然她也没有做什么让你喜欢或是讨厌的事情。气场是存在的,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磁场,相吸自然也会相互排斥。所以,你会第一眼就会喜欢一个人,和她成为好朋友。也会第一眼就对一个人没有好感,久而久之,越看越不顺眼,这些都是因为频率不同。
吸引力法则的强大之处,不仅仅只是频率相同的人,相互吸引,你若盛开,清风徐来的那种。还能运用到自己的身上,也许可以说成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当你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去面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确定而又明确的需求,就会相对应的产生信念,那种要满足自己需求的信念,在之后,就是坚定信念,努力实现需求,最后便是一个接纳的过程,接纳自己,接纳结果,再次循环。
观想,是一个有效的过程,在观想的过程里,你会明确自己的需求,会坚定自己的信念,最后结果总不会太差。因为,吸引力法则的强大之处,就是能将你想要的东西,变成现实里存在的。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想到,你就能做到。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往往当你祈祷某件事不要发生时,它偏偏每次都发生了。这不是你乌鸦嘴,而是你的内心呼唤着这样的需求,自然吸引力法则就会满足你的需求。考试时,你希望自己考得很好,并坚信自己考得很好,你不去假想自己万一发挥失常了呢,你想着自己一定会考好,那么结局也往往是考得不错。很简单的道理,吸引力法则,你想要的,就会变成真实的。
也许,你会说,我明明很想成功,可是为什么每次都失败告终。那是因为你在内心里,就在设想我会不会失败,我要是失败了怎么办。你的内心潜意识的需求是“失败”,自然宇宙就会回应你的需求,让你失败。你的内心若是坚定的相信自己会成功,你就会坚定的去做,去接受,成功也会降临,因为这是你的需求,信念的产物。
也许,你会说这有点主观唯心主义,但其实,只要你去尝试,你就会懂。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何其的强大,吸引力法则是何其的强大。只要你坚信,不怀疑,你的需求就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