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i 27 Dec 09:22
当你和你自己能待在一起了,你就不用到处去寻找了。
20:08
今天还是没有办法去上班,休息了一整天。洗完澡出来,突然想起小野Lisa,现在就打开电脑听。
忽想起17年最爱听这悠然轻松的歌曲。那时自由又自在,没有情感缠身,没有“事业”纠绊。青春活力的时期,全然没有烦恼没有局限。穿比基尼在沙滩嗮太阳,点蜡烛喝香槟。跑去捡鲜花抓海星看日出,没有未来没有过去地生活着。虽迷茫却也全然享受那份迷茫,那就是青春。
像极了孩子的童年,明天就是很久以后。不在乎任何眼光,甚至没有空评价自己。那时的遥远就是在等着成熟长大。今晚听着Lisa,好像心情又轻松了起来。带着年龄和历练,一起欢愉微醺。人间烟火,还挺好玩。

人一定要全心全意地经历每个阶段,才能真正享受,饱满多汁的美味人生。让害怕的,厌恶的,否定的所有情绪都来到你面前。认认真真走过一次,就不会再被裹挟了。
你甚至可以将它们打包,打上一个蝴蝶结,然后放到一边。再见也只是老朋友,打个招呼就过去了。那天和好友姐姐聊天,问可以不四十就不惑吗,她说当然可以。我一下心满意足,但心中还是充满着敬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历了才有底气踏实。
虽说转念只在一瞬间,那个念不是信念。再多的书再多的道理,心境未到,念是转不过去的。此刻有一种激烈的宁静,无与伦比的未来正在向我走来。心中默念要接,要守,要创造。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是不计较。无法比较。与他人没有关系,是此刻自己与过去,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了。过去的认知无法理解现在的世界,过去是来时的路。所以一个人去到哪里,归根到底都是可以享受自己的。
我们口中的他人,都是折射出来的自己。他们让我们看见,那些深藏着的限制和观念,给予我们机会去放下。慢慢地打开自己,舒展生命。

现在已无事烦心,大概是另一个功课已向我敞开。琢磨着周星驰是怎么把电影拍得这么好的?迪士尼是怎么把故事讲得这么引人入胜的?巴尔扎克是如何做到奋笔疾书把时代写进人间喜剧?歌德是如何平衡才华与世俗,加缪怎么在乱世里写完那么多手稿,苏格拉底怎么保持每日的秩序,海明威、马尔克斯、茨威格、乔伊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我大器晚成,但我是天才。以前买了几本散书,《我为何如此智慧》一边看一边疑惑谁如此大胆——尼采,看完换了另一本《天才舍我其谁》又是尼采,果然是尼采。从那以后我便染上了善于表达对自我的认知,还好别人觉得这显而易见,不算得什么大事。看来没有比读书更有趣的事情了。
从前爱看文人打架吵嘴,现在只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也说两句,真话。这一生也许就值得了吧。看,写文字也是一种功课。要进去也要出来。文字有动态和静态的一面,一举手一投足也有其禅意存在。尝过了就回家。
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