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就有看过大鱼的宣传海报,是很素净的画面,配着飘逸的行书。当时自己很开心,因为觉得一部取材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动画是有根的,它摄取的到养分,可以钻得很深,可以长得茂盛。
但走出影院,是有点失望的。
听说制作过程持续了十二年,而这十二年,却好像只成功了画面。
大鱼海棠的画面制作特别棒,这是值得肯定的。场景布置有很强的中国风:那里的土楼规整壮观,每个瓦片都有自己的色调;那里的红灯笼多得盛大,像是为每一个风雪夜归人准备的;那里的天接着海,所以星星像是沉在透明的水里;那里的人好像都偏爱红色的衣服,像是期待喜庆的生活……
画面的整体风格很靠近宫崎骏,有些片段也有着模仿的痕迹,但特别亲切——是那种看着会让人禁不住就勾起嘴角的漂亮。
如果是一个很细致的观众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场景里都藏着可爱的小惊喜——扑棱翅膀的鸟落在了竹林中化作了一片竹叶,灵婆的一切都和猫咪有着牵连……
我个人特别喜欢椿刚将鲲的灵魂换回来的那个片段,她抱着小水池旋转、奔跑,她说:“我希望你长得很大很大,长得比水缸还大,比脸盆还大,比房屋还大……”这种喜悦是特别真实特别发自内心的,所以很容易感染人。
接下来撇开画面,可能评价就会变得有些刻薄。
看完电影,是可以明白一整个故事的——为了信念而试着背叛整个世界,我不知道这么概括是否合理,这是个关于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但确实有一种孤注一掷的情感。
并没有不喜欢这个故事,但电影表现故事的方式却并不理想。
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制作组想要通过这部影片给观众传达点东西,想要摆脱单纯动画片的幼稚而得到一些深化,但多少有点不接地气的感觉,它的表达有些含糊不清,最后得到的不过是不同人各自的共鸣。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一开篇就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再加上是取材逍遥游的,所以可以说一上来就是高大上的感觉,然后全片的旁白都保持着这样的感觉。
然后单薄的情节也跟着受到了重创,它失去了连贯性,变得破碎而脆弱。
并不是很喜欢椿的想法,她的爷爷曾说过一句很让人动容的话——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是别人的事。
这却变作灾难的开头,椿一意孤行保护着鲲,最后海水倒灌,村落遭到了灭顶之灾。明明有更多的解决方式的,无论是沟通还是其他,椿却因为“他是为了救我而死的,所以我要把命还给他”的心态,造成了更多的悲剧。她是因为新的悲剧而清醒的,但清醒后却选择了自我牺牲来拯救村落。
我不喜欢这种英雄主义,因为被留下来的人只会加倍痛苦——像椿的妈妈。
但好在,这是一个互相拯救的故事,鲲帮椿,椿救鲲,湫救椿,灵婆又救湫。
所以大鱼海棠更像一个诉诸情感的电影,它讲不同人的感情。
椿的爷爷奶奶相濡以沫,灵婆珍惜生命,湫义无反顾地守护,椿对自己选择的担当……
没什么大彻大悟,却有很多小的感动。
所以温柔一点地说,大鱼是国漫新的启程,但路还很长,希望一切都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