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说,修行的要义之一是,去除人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执著是对外物的执迷,是对妄相的求取。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身外一切都是虚妄。
这些天,我进行《时间管理》的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和零散阅读比起来,真的不是一个层次,是质的飞跃),对很多东西突然感悟很深。
关于人生的种种烦恼,到底来自哪里?
表白被拒了,工作被骂了,儿子又吵了,老公又没回家了,婆婆不带孙了……这些事情只要一发生,第一反应就是好烦好烦,我怎么这么努力还这么苦?沮丧、焦虑,要么强压自己的情绪,要么爆发,然后恶性循环……
有没有想过,这些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在你愤怒、沮丧、急躁、烦恼等等情绪的背后,到底有什么?
根据ABC理论,不是事情让你不开心,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让你不开心。
你说,这件事情就是让人窝火啊,放你身上能开心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好,我们来看一看,真的如此吗?比如:暗恋一个女孩很久,终于鼓起勇气表白,却被拒。
提一个问题:你现在什么感受?最让你难受的只是因为没有和女孩在一起吗?还是因为感觉自我形象被否定了,所以沮丧?
再提一个问题:如果一定要为这件事情,找到一个好处,你能找到吗?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结果不可改变,不如找到一个好处,还能弥补点损失^_^)
你虽然很不情愿,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找到了:说明她不适合我,我还可以找到更合适的;下次再追女孩,我如何表现得更好些,是不是要学学沟通;先休养,干好目前的工作,提升自己,让自己更有吸引力;……
最终我们会发现,我们大部分的情绪其实来源于我们的认知,而我们的认知不过是一种关于现实的看法,是一种假设而已,对于发生的事情,其实可以同时存在很多种看法。
我们就会了解,所谓偏见,就是我们固著于一种假设,所谓人际冲突,就是我们各自固著于自己的偏见。
当我们知道,其实,一个事情可以有多种解释,那么我们的反应就不是必定如此,我们的反应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其实,这些在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早已表达,遇到问题,情绪控制不了,就是“想不开”,而想不开再严重点,可能就会采取比较极端的行为了。那么,如果能为问题找到几个解释,能找到好处,就变成了“想得开”,情绪自然就不会那么激烈。
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凡是情绪管理好的,无不是他们早已看透一些问题,早已经想开。
所以,所谓情绪管理,其实就是管理我们的选择,将无意识的反应提取到意识中,分析并且提供多个选择,当然,面对一些不如人意的问题,你还是可以抱怨、生气和沮丧,但是,你要觉察到这个只是你的一种选择,你还有其他方式的回应可以选。
我相信,不管你做出哪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肯定都会带给你一定的好处,比如适量发泄负面情绪,这个也是必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明了任何回应都只是你的一种选择,而它绝对不是唯一的选择。
这时,你就要考虑,我的这个选择是成立的吗?是最合适的吗。选择哪种回应方式,与你的人生目标有关,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你还需要知道的是,所有的回应都是打回去的拳,会引起对方不同的反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要扩大见识,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给这道选择题写出多几个答案,你能写的越多,种类越丰富,答案有正反,说明你的自由度越大。
而认识到自己是有选择的,是选择的主体,就认识了真正的自由。
没有非此即彼,没有一定要怎么样,在人生这段旅途中,多些可能性,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你愿意扩大你的可能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