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这个观点肯定是错误的。
要明白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格律是什么。从本意来说,格律是指“格调”和“音律”,说通俗一点,就是指诗歌的内容、境界和音律和谐。我们说一首作品有格律,其实是好念、好听、诗意好、意境好的意思。
不过题主这里指的肯定不是本意了,而是指平仄规则发展起来之后,在唐朝针对近体诗建立的平仄格律。而这个格律就是指“格式”和“音律”,按照这些格律规则形成了一种专门的诗体“格律体”。遵守格律创作的就是格律诗,为了和以前没有格律规则之时产生的诗歌作出区别,唐人将格律诗称为“今体诗”,意思是当下、今天流行的诗歌体制,而把不遵守平仄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意思是前人诗作。虽然后人也作,但是只要不遵守格律,也统一划入古体诗范畴,我们今天也叫做古风。
到了宋朝,文人们开始大规模整理唐诗,“今体诗”这个名字肯定不能用了,就改了一个字,称之为“近体诗”。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近体诗”是现代诗或者近代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也可以笼统称之为“唐诗”,不过唐诗中也有大量的“古体诗”。近体诗和古体诗这两大部分共同组成了中国旧体诗,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古诗。
除了近体诗这种格律体(还包括宋词、元曲、律古),古体诗,现代诗都是不需要遵守平仄格律的。
不遵守平仄格律,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学会了,知道用,但是文人性格像李白,不喜欢受约束,在格律之上找到了更好的音律表达方法,以创作古体诗为主。
另一种就是完全不懂格律的诗人。这一部分人不懂格律能否写诗的主体所在。
那么允许他们写诗吗?
诗是什么?诗是言情表志的韵文。
当你有些情感需要抒发出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写诗。懂得诗歌格律会让你的诗歌在意境营造上更幽深,在发音上读起来更顺畅,更上口,但是不懂也没什么大关系,你在吟诵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遵守音韵规则。因为一句话念起来都不顺口,还算什么诗,就算写出来,人家读一遍也就扔到垃圾堆去了。
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地标注“七律”、“七绝”这些近体诗规格,写的却是不符合平仄格律的诗,那就难免不被行家笑话。
格律到底是什么?格律是一套帮助我们学习、赏析、创作近体诗的工具。我们学会了,用不用全在乎自己。杜甫喜欢用,写成了诗圣,李白不喜欢用,写成了诗仙。
古体诗和近体诗多年来一直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并没有谁取代谁,也没有谁看不起谁。
那么不懂只有近体诗才需要用的格律知识,为什么不能写古体诗、现代诗?
我们只要保证写出来的是符合诗的三大基本原则:抑扬顿挫、节奏感、押韵的精炼文字作品,就可以自称诗人——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称呼。
写诗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你有灵感,远比格律知识重要一万倍。但是,你的灵感就不能去格律体的游戏中发挥,这是规矩。
不懂格律只是不能写近体格律诗,更不要不知深浅地胡乱标注,就用古体诗表达自己的灵感就好了。
写诗和做人一样,没有谁看不起谁,只要不去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