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与光明的生活,随遇而安 ...

                                         永恒与光明的生活,随遇而安

                                                                                                                         ——读《随遇而安》有感

记不起是怎么添加遇水君的微信了,或许在浏览公众号文章,亦或是买书链接中,终是记不起。经常浏览他的朋友圈,喜欢他朋友圈中的花草、食物、图片,透彻、干净。

想来,还是很感谢这种遇见,素未谋面、却感觉像是相识很久的朋友。上午收到快递后,迫不及待地待在阳光里看完了这本书。看之前,我想象过书籍大概是什么样子的,看之后,大大超出我的想象,要说感觉呢,用关键词形容就是:想微笑、画面感。想微笑是因为感觉心情愉快,就像是久别重逢或完成阅读时那种的会心一笑。画面感是在脑海中浮现出作者在一篇荒滩中开辟处一片世外桃源的过程,满身泥巴,偶尔与四条一起整一场鸡飞狗跳的场面。在一幅幅画面中,我能感受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眼中有山,心中有水

朴素而富足的灵魂,是当代生活中的一股清流。常听人们感慨,物欲横流的社会难找净土,如果真的有机会到偏僻之地生活,能坚持多久呢?有的人对遇水君的居住场所是出于兴趣,有的是出于遁世比如我,有的是出于热爱比如遇水君、冬二。热爱之人,眼中有山、心中有水,所到之处,风景皆是知己,因此朴素的毛坯房里有爆棚的幸福感。作者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领悟并创造了自己的理念——于自然中探索自然、以食会友、于草木中择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单至纯的生活,更容易认清自我、了解自我。没有猜忌、没有辜负,返璞归真。莫要在意其他人的眼光,生活是自己的。

我是个早期“技术控”,之所以说是早期,是因为我距离真正懂技术的人还有很大的差距,掌握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做案子时候,我喜欢电子化,会见也要打印版的。整理案情时候,我喜欢画图做表,能用图画解决的就不要用文字去描述。近期,因为疫情,无法去会见,我才想起来最原始的沟通方式——信函。我手写了五封信,分别寄送给了目前案件中尚在押的当事人。从前车马慢,流水般文字下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漫长而愈加浓厚。而今,快递次日达,但书信中情感不减。写信时,我也能感觉自己不是冷冰冰的职业人,因为流畅文字书写之中仿佛将当事人当成了久违的朋友,理解、体会当事人此刻的心情,愿意分享、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因此也写了很多安慰、暖心的话。我希望在顺利能够送到当事人手中的话,这些信可以给当事人带去一丝丝安慰。

即便再忙,勿忘精神层面的生活与自我。

德不孤,必有邻

读《随遇而安》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在想,至今为止、作者的大部分生活肯能都是一个人在独处,会不会感受到孤独、孤单?冒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孤独,或者是称之为孤单。生活的美好,是需要辛勤的劳动做铺垫,但超越于物质上的思想与长期独处相互融洽并存却谈何容易?看完后,我找到了答案。有思想,精神世界富足,山川河流皆是朋友,何惧孤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当我看到作者汇总了他发起的“云中谁寄锦书来”“生命的注释”“秋日私语——对于生活的探索”等等活动时,我突然理解了他不孤单。能量圈是相似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身边就会聚集什么样的人。德不孤,必有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精神花园,作者通过草木与精神花园汇合,大家通过对生活及生命的践行和思考成为志同道合之友。有一种感觉很奇妙,有一些与你有相同话题、相同思考的人,你可以称之为朋友,虽然不见面,或者是不知道叫什么,不知道在哪里,但你感觉到他/她可以定义为朋友。你能感受到这群人的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发起的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响应者、应是有同感或对话题有思考之人。特别喜欢读者已春的一段话,“我特别喜欢那些有根系的人,枝叶蓬勃,内心却无比坚定。是啊,成长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我愿意成长,我愿意抵御所有污浊黑暗,抵达内心的光”。是的,成长是一件带有痛苦的事情。周围的一切,物质、思想,不断冲击着你的认知,接受或拒绝,人生每一段都是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一件很难选择的事情。向阳而生,向阳而活。

关于死亡

或许不应该谈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话题不应该是我这个三十岁之人所能感受得到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这个话题与这本书甚无关联,只是基于感慨作者与我同样是90后的小朋友却打造精美的世界才想到这点。我不擅长怀旧,却总是在看书过程中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人和事。

我是韩剧控,我喜欢韩剧那种伴随音乐表演着剧情的电视,浪漫得很,即便很多虐心的场景。近期看了《Hi Bye,Mama》的预告。孕妇妈妈在一次意外交通事故中丧生,被路人送往医院救治时候,在看到了医生将孩子接生出来后,听到孩子的啼哭声后才闭上眼睛。在另外一个世界中,她努力轮回转世,获得转世审判的机会。复活时间有限,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很可爱,也看到了曾经信誓旦旦的丈夫也组建了新家庭。只看了这部剧的预告,打算播出大结局之后再看。我喜欢自己没事时候设想下剧情走向,感觉有意思。看预告时候,我希望天堂没有疾病,可以好好休息,更希望逝去的人可以在云端看着自己的亲人,圆下凡尘心愿。

2017年夏,参加亲戚家的葬礼。因为世礼,女士无法近邻。远远地望着大家打扫墓碑周边杂草,因为珍惜过在世时候的情缘,所以未曾有太深的难过,即便以后身边没有这个人。可是当听到其中一位亲戚哭喊着“我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不听话了······”,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忍不住潸然泪下。从那时候起,好像明白了什么是遗憾。遗憾之事,痛彻心扉,何以消遣。

2020年发生好多死亡事件,科比逝世、白衣天使在抗争疫情的战争中逝世、乌雷离世······

看到白衣天使的新闻,我会在心中默念一路走好。

看到科比的新闻是在一个早晨,当时心里想,这应该是个假消息,直到反复确认是真的信息,仍然希望自己看到的是假消息多好。

看到乌雷离世的消息是昨日,几天未上网,看了微博、刷到了这条新闻。倘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沉默、以眼泪······阿布拉莫维奇说过“不管你做什么,最终你都会非常的孤独。”看着她发的状态,很难想象网络另一端的她此刻是什么心情。

我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梦想,我想有个自己的房子,有只狗,有书房,有一片菜园。希望自己可以开一家咖啡厅。大学时,希望当检察官。现在当了律师,也仍然有很多想法。大家应该都有很多梦想吧,那种看起来小小的甚至简单的,可能是内心最真实、最渴望的生活。当然,我们都是成长中的,梦想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前进着。想做什么,就从现在开始吧。从现在开始、一切都不晚,永远都不晚,就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别后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何隐于市野生活

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想起了关键词“动机”,为何要隐于市野生活?

作者说“我这样隐于‘市野’的生活,不是为了逃避责任和压力,不是为了劝大家归隐和避世,更多的是让大家汲取里面的正能量,历经世事之后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宁静致远的心境,活出自己人生的真意。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如何在不同的阶段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寻到自我并保持精进,除了需要自身具有一颗大心脏之外还需那份纯粹与清明。”

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成长的方式很多种。作者的选择有他的成长经历,学业基础、生活经历、内心世界的独白等等。诸多的无法理解,因为未曾经历过。花草可以启迪观察力,在与花草对话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与另一个自我对话,找到与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知道自己内心所思所想,发现自己内心最渴望的东西。

没有极致的成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难能可贵的是前行的勇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