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上下为何称呼林黛玉是林姑娘,而薛宝钗却是宝姑娘?

《红楼梦》中的人物除了名字外,还有其他称呼。其中一些头衔来自身份,一些来自亲密关系,一些来自绰号,一些来自个性等等。总之,人物称谓非常复杂,有的称姓,如林姑娘(林黛玉),史大姑娘(史湘云)等,有的称名,如宝姑娘(薛宝钗)、琏二爷(贾琏)等,还有的压根没提到姓,当然也只能称呼名,如平儿等。荣公馆里有三个亲戚女孩。他们是薛宝钗、林黛玉和史湘云。他们的称呼衔很特别:林姑娘、宝姑娘和史大姑娘,这三个人,都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林黛玉和薛宝钗)作为小说中的最重要的两个女性角色,为什么称林黛玉为“林姑娘”,却称呼薛宝钗为“宝姑娘”?要说明的是,薛宝钗并非从未被用“薛”字称呼过,只不过用的极少罢了,比如第二十二回和三十七回,王熙凤和李纨分别称呼过一次“薛大妹妹”,而在第四十回,贾母则直接称呼为“薛姑娘”。在此,我们主要探讨为啥众人多数时间称呼其为“宝姑娘”“宝丫头”,而非“薛”姓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1.与人物性格相对应。

林黛玉其实有个名字可以称呼她,就是“颦姑娘”,贾宝玉曾经送她表字“颦颦”,只是长辈们没叫开,而林黛玉明显不善于靠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与人拉关系,也就任由贾家人用尊称一直称呼她。这也是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的不同之处。

(第5回)“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第五回这段写出林姑娘和宝姑娘的差别。“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得人心”、“人多谓”,显然强调的是“人缘”。也就是说薛宝钗一来,就在“会”“人缘”上压倒了林黛玉。一入贾府,宝钗就以“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好性儿,和典型的三从四德做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她精于算计,善于铺垫,用“螃蟹宴”搞定了史湘云,也投其所好地获得了贾母王夫人的欢心;又主动给黛玉送补品,提醒“戏文”,消除了黛玉对她抵触戒备情绪,并产生好感。使她在贾府上下,畅通无阻,赢得了广泛的人气,甚至“大得下人之心”。而黛玉生性“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自卑猜疑,言语尖刻刁钻,不善与人沟通,“喜散不喜聚”,人际关系自然不会十分融洽。那次周瑞家的替薛姨妈送宫花,送到黛玉处,黛玉问都给谁了?周瑞家的说,姑娘们都有。黛玉就说,一定是给我剩下的。周瑞家的不作声走了,其实得罪了人家。

薛宝钗没有架子,丫头们都和她亲近关系好,也都随着薛家人叫她宝姑娘,而宝钗愿意折节下交,让这些人称呼她宝姑娘。人情世故方面薛宝钗得心应手,林黛玉却不屑为之。难免造成林黛玉用尊称,薛宝钗用昵称,远近亲疏一看就知道了。

2.符合“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的对应关系。

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是《红楼梦》里的一组对立关系,一个是富贵气满满的金锁配美玉,“宝”字至允至当,称“宝姑娘”很是应景般配;一个是草木顽石前世之盟,“林”字双木扣题,是一个点明了的标签。“林”和“宝”二字,不仅自带人物属性,也埋藏了宝黛钗的爱情悲剧。

曹雪芹让黛玉姓“林”,住栽满竹子的绿意幽幽的潇湘馆,身上带着天然的香气……这处处在暗示其前身是草木。怎么会让人日常称呼她为“黛姑娘”“玉姑娘”呢?唯有林姑娘才符合其身份。林黛玉是绛珠仙草,是草木之人,“林”者,双木也,称呼林姑娘正好与宝玉组成木石姻缘。

何谓“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为林黛玉,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所以说宝黛之缘是“木石前盟”,黛玉为木,宝玉为石。双木为林,林即是木。喊“林姑娘”就是在不断地强化木的存在。

“宝丫头”的“宝”字,第二十二回宝玉参禅,已经借了黛玉之口说了,是“至贵者宝”,加上第五回“金簪雪里埋”的判词,宝钗这个“宝”字,是等同于“金”的存在,与宝玉正好组成金玉良缘。

薛家上至主人下至丫头,都在有意无意地推进“金玉良缘”。宝玉是天生带玉的,宝钗并不天生带金,“金玉良缘”的话题是怎么起的呢?《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去看望宝钗,如果你细看就会注意,关于金和玉,是宝钗先引起的话题。宝钗先说要看宝玉身上佩的玉,这种男子贴身之物,按理说宝钗这样的大家闺秀是不应该要求拿来看的。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钗不仅有要看的愿望,还要相应的行动:挪近前来。宝钗看过宝玉的玉,细细的看过上面的安,按理说,这个动作到此应该结束了。可是,这事儿到此还没完。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贴身丫鬟是什么?她们是小姐的知音,最知道自家小姐需要什么。关键时刻又是牵线搭桥的使者。比如说《西厢记》里的“红娘”,《牡丹亭》里的“春香”,当然还有薛宝钗的黄金莺。没有她们,戏就唱不起来了。由宝玉的玉引出宝钗的金,此事怎么看都满满的刻意,人为的痕迹。“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就这样深深地刻在两个人的名字里。

总之,“宝丫头”的“宝”字暗藏的是金玉良缘,“林姑娘”的“林”字代表的是木石前盟。贾府上下之人多如此称呼二人,其实是曹雪芹在不断暗示宝玉与黛钗二人的姻缘。

3.远近亲疏的区别。

“林姑娘”,听起来有一种对人的尊重之感,但“林”不免强调了林黛玉外孙女的特殊身份,暗含一种生分之感。而“宝姑娘”,去掉姓,直接以名称呼,反倒显得亲切合适,像是对自家人的称呼。

贾母称呼薛宝钗为“薛姑娘”或者“宝丫头”都有,王夫人却全都是“宝丫头”,王熙凤称呼薛宝钗为“薛妹妹”,三个称呼代表了贾家三代当家媳妇对薛宝钗的远近亲疏。贾母称呼林黛玉为“玉儿”或者“林丫头”,王夫人称呼“林姑娘”,王熙凤很少用称呼,只是和林黛玉你我这么互相吆喝着。林姑娘背后贾母撑腰被贾家共识应该会嫁给贾宝玉。小厮兴儿都说“一准是林姑娘定了的”。所以,贾母说的是“两个玉儿”代表一对。奴才们私下所想可能更是平易近人的宝姑娘,袭人就说贾宝玉“谁想反倒和这一个(薛宝钗)生分了”。宝姑娘和宝玉二宝同样是一对。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的态度代表了薛宝钗和林黛玉在贾家的复杂地位。

王夫人自然是希望下人称林黛玉为林姑娘,称薛宝钗为亲近的宝姑娘而非薛姑娘,从称呼上便与林薛的远近关系区别开来。潜移默化中引导整个荣国府将林妹妹当做客人,将宝钗当做至亲,也为将来宝钗嫁入贾家和管家铺路。此外,王夫人这边强调这两个“宝儿”,代表了她更支持金玉良缘,这是她明里暗里的意向。最后大家为贾宝玉选择的也是“金玉良缘”。

4.为了称呼上的区分。

据统计,红楼梦里面说到了四百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如果每个人只是简单地从姓上去称呼,则显得单调乏味,也容易重复,更何况是宝黛钗几大主角。有一个林黛玉,再有一个薛宝钗,本身就是对映的关系,如果在称呼上,还一个林姑娘一个薛姑娘,不够灵动,再来一个史姑娘,邢姑娘什么的,行文太枯燥,而称林姑娘、宝姑娘,比较活泼。其实曹公是想尽了办法给他们起别号的,比如贾宝玉,其实只是他的小名,大名应该是从玉字旁的字,像贾珍、贾珠、贾琏,他们都是玉字辈儿;林黛玉一进贾府,宝玉就给她起了个名字为“颦儿”,后面还有叫她为“颦丫头”、“林丫头”。

    此外,若称林黛玉为“玉姑娘”也不妥,红楼梦里面名字带玉的女子不少,有林黛玉、林红玉、玉官、玉钏儿、妙玉……这么多的玉,叫“玉姑娘”明显分不清人,都不知道是在叫谁了,作为口头称呼算是失败的,就像凤姐说的,“都好像得了玉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的”。

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反问,既然是为了称呼上有所区别,为什么黛玉不叫黛姑娘,薛宝钗不叫薛姑娘呢?这就引出了第五点。

5.语言习惯。

林黛玉叫林姑娘,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若称“黛姑娘”,从谐音上看像是“呆姑娘”一样,倒显得这个人很呆气,很不好听,与黛玉的气质也不相符,叫不习惯。如果宝玉再每天左一个黛妹妹,右一个黛妹妹的,会更显得有些可笑。同理,宝钗如果叫钗丫头或钗姑娘,听起来也不顺耳,很别扭,更重要的是钗是一种首饰,“脂粉钗环”,显得有些俗气了,叫起来不好听!再同理,史湘云被称为云丫头没问题,薛宝琴被称为琴姑娘也没问题,但如果史湘云被称为湘丫头, 宝琴被称为宝丫头,就不对了,一个听起来别扭,一个与宝钗重复了。

6.满汉之别。

满族人称人不冠姓,而以名为“领称”,双名的则以名字之首一字“领称”。《红楼梦》开篇就说“无朝代年纪可考”,但行文中却透出满俗。如《红楼梦》中写道,薛宝钗是进京来待选才人的,殊不知,折实满洲旗制的事情了;凡满洲旗人之女,都有资格选为秀女,成为后妃,故可确定,薛家为满洲旗人无疑。

对于人名的称呼上,汉族的称呼习惯带姓,姓之后的称呼看两个人的亲疏关系,不带姓显得不够尊重。而满族人称人不冠姓,而以名为“领称”。双名的则以名字之一“领称”,例如琏二爷、宝二爷、环三爷、蓉大奶奶等。因此,对于林黛玉使用的是汉人的习惯,称为“林姑娘”;对于薛宝钗,使用的是满族习惯,称“宝姑娘”。史湘云又称“云丫头”、史大姑娘,是因为据周汝昌先生的考证,金陵史家即苏州织造李煦家,乃是汉人久归内务府籍之人。所以,称“史大姑娘”是汉俗,“云丫头”则是内务府籍满俗

7.门第因素。

薛家虽为皇商,说到底是豪富的商人,在四大家族里政治地位是最低的。俗话说“当着矮人不说短话”,一个富贵人家未出阁的小姐,人家今后的前程有无限可能,你贾府国公门第,对政治地位逊色自己的薛家姑娘以姓称之,每称一句不是提醒人家的门第吗?多少显得无礼。称“宝”姑娘则完全避免了尴尬,宾主均内心释然,这是礼仪所至。

第二回中提到,林家四世列侯,根基深厚,林如海是钦点的巡盐御史,一个“林”字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了,当然要以姓贯之,也是对其家族地位的尊重。从故事内容来看。林黛玉是侯府家的千金大小姐,从等级来看和贾府是差不多的,而且她父亲林如海高中探花钦点巡盐御史,相当于是旧勋加新贵,相当的了不起。何况林如海只有这么一个宝贝,请个老师都是进士大老爷,可见看重。虽然她只是个女孩子,可也是金尊玉贵得不得了,又才学过人,气度不凡,加上又是贾母的心肝宝贝,这样的姑娘必须给予相当的尊重,称呼姓氏,是对林家的敬重。

综上,几大主角的姓名和日常称呼,其实亦不是曹公随意而来,而是有着很多语言上的讲究。人的称呼不同,不仅是人物形象构成的个性色彩一部分,也间接地表现出周围人的冷暖态度,显示出复杂的人际关系。称呼看似简单,背后却传达出非常多的讯息。既有亲疏尊卑,也有性格宽厚差距,更代表了人情势利。曹雪芹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宏篇巨制的杰构上,更体现在细枝末节的巧思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87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02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67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1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3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3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60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60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1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6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06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3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6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7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1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2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