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之背景简述

此书由洛秦老师编写,于2011发布改编版本。洛秦老师是音乐人类学家、音乐史学家。美国肯特大学(KSU)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UW)硕士、上海音乐学院硕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出版社社长、《音乐艺术》常务副主编,音乐人类学、中国古代音乐史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所编写著作众多,这里不一一展开,就对《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展开论述。

作者为什么写下此书?在各类网页上也没见着(可能是我没找到),我猜想,可能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听教授讲解音乐人类学的发展时,冲击了他对这一领域的空白后突发其想便写下了吧(前言中有讲到)。

此书的架构:

目录

前言

一、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社会基源

二、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因素

三、音乐的意义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

四、音乐的功能作用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

五、音乐文化始终在变更,音乐文化总是在继续

此书是以文化的角度来解读音乐,关注音乐中的文化问题和文化中的音乐问题。此理念正是借鉴了人类学的观点,也是人类学与音乐学的结合,所谓“音乐人类学”,我想,既要用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待音乐事象,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同样不能脱离音乐,去阐述其音乐文化内涵。

近十几年来,“音乐与文化”算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风浪,要说音乐学术界最为“热闹”的,可谓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排在最前。为什么说风浪大?在提出要注重“音乐与文化”这一理念时,就引发了广大音乐学者的积极表态,纷纷参与到风评之中,这对学术界的发展固然是好事,但缺点是什么?不是谁都可以驾驭住这一理论概念,甚至有说:“人类学看了你们那些东西称那些东西不过是小儿科的东西”。(选自杨民康的讲座《艺术学与人类学联姻的三个理由》),讽刺性极强,不过我也没资格对此做评论,但是就是希望音乐与文化这一研究领域能够蓬勃发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