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美丽童年”

      庚申年夏末,恰逢表弟家孩子“圆锁”,我又一次回到了我童年时代度过的地方,陌生又熟悉,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利用中午时间,顶着太阳,像小时候一样,趁着姥姥不注意,偷偷跑出去和小伙伴玩耍,又一次绕着小山村走了一着,以此追忆永远失去的童年,这次,幸好带着相机,用镜头记录一下,因为,这次回来就听舅舅说,全村马上异地搬迁,这个村子即将不复存在,这里的人们将离开小山村,入住到县城的大楼房……

姥姥家的老屋外

          真想推开门,进老院子里再瞧瞧瞅瞅那几颗老杏树……

          无奈大门紧锁,透过门缝看到满院的杂草,窑洞也已经坍塌了一半……

姥姥家对面“大姥姥”家
邻居“乔”家

        记忆中,“乔”家的奶奶年纪很长了,满头白发,不苟言笑,姥姥家院子的大黄杏儿掉到人家院子,我总是爬到树上先看看“乔”奶奶在家不在,不在就可以跳过院墙,捡拾自家的黄杏儿……

        不过,“乔”奶奶一般会经常在家,经常看门,姥姥总是吓唬我,不要惹“乔”奶奶,全村人都怕人家了。

“乔”奶奶的后代还在居住着

窑洞外的墙很新

姥姥家屋外的那条巷子

        这条路是通往姥爷家田地的,也是和儿时伙伴们一起去地摘瓜,去大山里玩耍的必经之路……

土路一直没变

土崖

土路依旧



姥爷去地的那条路
已经到了村外
邻居家翻新过的大门

这里还有辛勤耕耘的乡亲们

邻居家前几年政府给盖的新房字

透过塌了的外墙看到了土窑洞

        路途中,到处都是已经坍塌了的窑洞,大部分人们都出去打工了,也有的去了外地谋生发展,但这里门前的石头台阶似乎永远磨灭不掉曾经的辉煌。


土窑洞
大门

看样子,已经锁了很久的门

砖混窑洞

岁月的痕迹

有向日葵的院子

打谷场



村里的中心地带

    房子挺新,但看上去还是没人住着,旁边的土窑洞,院子中间的杏树,足够说明这里的曾经。

           

      位于村子中心的戏台,这么多年了,依然不动,小时候,在这里经常看电影,也算是当时一件很热闹、很时髦的事情。

大戏台

村委会

        终于可以回到今天的主题了,是表弟的孩子圆锁创造这次回来的机会,我们也是从懵懂的年龄到现在的,我们的原来没有这么多,也简单,就是我上学后,每年暑假,都会在姥姥家待上很长的时间,记忆中,也是这个时节,傍晚时分,吃过晚饭,姥姥总会拉着我的手出大门外纳凉,天好像没现在这么热,总是等到有睡意时候,姥姥就背着我回家了。
      日子也简单,我也简单。
      下面就是8岁后,姥姥的“新家”,准备给最小的四舅娶媳妇的窑洞。现在成了大舅圈羊的地方了,没有改变的是门外的土崖,上面有姥爷种的西瓜,从上面我也摔下来过,现在想想,我的孩子是不可能这么折腾了,我们有的他们永远不会有的,他们有的,我们也没有。

姥姥“新”家的巷子


“五姥姥”家,大门一直是这样

一直没变的巷子

姥爷的弟弟家

      最后的最后,还是记录一下今天的主角,未来的接班人。

大舅家的房前屋后

     

祝福孩子 祝福家人

        童年的回忆,已经永永远远的刻在了记忆中,姥姥姥爷淳朴的性格一直影响着我。没有他们,没有这片土地,或许没有今天的我。

    感谢这片即将消失的土地的最后,我又一次看到了屋外田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路边还有几朵漂亮的野花正在开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感激师父对我的关照 拜年一见面就送了两本书给我 《股票作手回忆录》和《赌客信条》 没让我倒杯茶就直接拉我坐下来...
    每天都要写东西的黑文阅读 1,384评论 6 0
  • 最近睡眠质量一直不是太好,到了6点就开始醒了,不过这样也好,这样自己白天的时间就会多起来,不过就是不希望自己精神状...
    穆诺阅读 454评论 0 0
  • 十月,北京。 红色,北京初印象。小时候我很爱画画,有关北京的,就是画北京天安门了。我用红色的水彩笔小心地上色,当画...
    淡香幽然mm阅读 2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