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还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偶尔有好友问起,以为我已经弃号了。我只能笑笑地说,我只是没有发动态而已。
工作之后,发动态的次数减少了,尤其尽两三年来,少之又少,一年可能就在三四条左右。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微信,就是qq,我特别喜欢发说说,一点小事也都要美化一番发出去,而且用词很矫情。
前几年我特意去回看了我的空间动态,真的浑身起鸡皮疙瘩,惊叹自己那些矫揉造作的话怎么写的出来哟。
现在看来,真的是少时不知愁滋味。一天天的净用来伤春悲秋了。
现在成熟了,不知不觉思想变了很多。再也不是吃个苹果都要发动态,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我在吃苹果的阶段。
如今是什么想法呢?可能是最终的性格使然,我实在想不出要发的点在哪里。我甚至都失去了看朋友圈的动力,翻来覆去就那么些内容。
依然有很多“好友”活跃在圈内,不过大多数都是为了工作,再夹杂着一些日常生活。
那天在群里看到有人提出用微信朋友圈营销的事情。有人很反感,有人很支持。
我觉得,其实这没有什么可争执的。每一个人的朋友圈是ta自己的,他或她有权利怎么使用和处置。如果你反感,你完全可以屏蔽不看,没必要强迫别人不发,再说别人又没有强迫你一定要看。
我现在就特别信一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每个人都有自己过日子的方式。有人愿意大方分享,我也乐意作为旁观者来见证。有人愿意安静生活,我也乐意默默支持。
无论哪一种,各自舒心,就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