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上海永远是不夜城,让无数奋斗的人通宵达旦,深夜而不知孤独,天明而不感疲惫,让很多三更还在狂欢的年轻人,望天时星空璀璨,归家时灯火通明,我却看到了上海的孤独。
在我十岁的时候,还不曾见过很多自己生活城市以外的世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对于一个工薪阶层家庭的子女而言,自然是隔了千山万水的远方,是望亦不可、即亦不可的向往。那时,我们都不能说自己想去那个城市,看着电视里的上海,只希望将来的某一天会生活在那个城市,是否心里就空出了一片土地。
十几年过后,一次是去上海旅游,一次是出差在上海,第一感觉自己走进上海的怀抱,但是当初向往、入骨的热爱,却随着我两次的上海之行,变得不是那么的热爱,直到此刻,那份年少时的执念,已经全然消散了。
我并不是一个热衷于新鲜感的人,一旦感觉什么可以轻易见到或拥有了,便不再觉得珍贵得到的这种行为,不是我的作风,那份刻在心里十几年的地方会全然消失,是因为这座美丽的城市,明朗的城风,冷酷的高楼菱角,皆没有丝毫的温情可言。
白日里,一眼望去,是耸立的高楼,是繁华的街道,是无数人匆匆忙忙奔走在路上的情景。夜晚里,放眼望去,是万家灯火,夜色弥漫,熙熙攘攘的人群奔走在回家的途中,上海这样的城市,装了多少人的梦想,也承载了多少人的野心,以至于它看起来,像一个世人相争的舞台,而不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那些上海本地人,把平平淡淡的生活都过得讲究又精致,但也是这样一份讲究和精致,让上海这座城市缺乏了温暖,多了几分竞争。
心里的城市,只能和你说再见,美好的东西只能存于内心,完美的表象并不是载体的本身,东方明珠的威望还会留于心中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