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陪着女儿做4×4数独时,目光落在题面上——格子里只有两个“1”和两个“3”,剩下的空位像一个个等待填充的谜题。我心里悄悄打起了鼓:这么少的已知数,她会不会觉得难?会不会皱着眉来拉我的手?
但我还是按捺住想指点的冲动,只是安静地看着她。小姑娘抿着嘴,小眉头微微蹙起,手指在纸上轻轻点着,时而停下来歪头想一会儿,时而拿起铅笔在空格里试探性地写个“2”,又很快摇摇头擦掉。
三分钟悄然过去,她忽然扬起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妈妈你看!”我探头一看,不由得惊喜地睁大了眼——格子里的数字整整齐齐,每一行、每一列都没有重复,完美符合数独规则。
“你怎么想到的呀?”我忍不住追问。她得意地晃晃铅笔:“这里有1和3了呀,剩下的不是2就是4呀。我先放个2试试,不对就换成4,换着换着就对啦!”
原来这个才刚够到书桌高度的小人儿,已经悄悄学会了用尝试与调整来破解难题。她的办法没有复杂的逻辑推演,却藏着最朴素的智慧——在不确定中勇敢试错,在调整中找到答案。看着她眼里闪烁的自信光芒,我忽然觉得,比数独答案更珍贵的,是她此刻握笔尝试时,心里悄悄种下的那颗名为“解决问题”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