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习惯在喧嚣中寻找答案,却总是在答案抵达前筋疲力尽。心里堆满了声音,过去的回音,未来的杂音,还有当下不肯沉默的自我争执。我太容易焦灼,总以为奔跑就能抵达,总以为用力就能拥有。可我握得越紧,指缝间漏得越多。像一只被风裹挟的纸鸢,飞得高,却毫无方向。
我怕停下。怕一旦停下,那些被掩埋的情绪会蜂拥而至。怕面对那些没说出口的遗憾,怕看见镜子里眼神空洞的自己。怕在没有喧哗的日子里,听见内心真正的声音。
我也曾渴望有人来告诉我该往哪里走,可所有人的话语都带着各自的重量。我听不清,也听不懂。于是我学会了假装镇定,在混乱里微笑,在动荡中站立。只有夜深人静时,我才卸下全部伪装,像潮水退去后的礁石,满身伤痕也满是倔强。
后来,有那么一个午后,光透过树叶斑驳地落在我身上,风从湖面吹来,不大,却正好。四周没什么特别,只有一阵长久的安静。我忽然明白,有些答案,从来不是靠寻找,而是靠等待。不是靠喧哗,而是靠沉淀。
也许很多事情,原本就无须回答。只要不再急于求证,不再惧怕停顿,很多念想会像落叶一般,悄然归于泥土,自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