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遇见

非暴力沟通,即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平和而高效地沟通。主要是表达自己的需要并感知他人的需要,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并化为行动。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

反观自己的生活,似乎都在进行暴力沟通。现结合现实,剖析如下:

1、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很多矛盾都是因彼此之间顾左右而言他导致的,也就是弄不清楚彼此之间的需要是什么。沟通交流,一定要清晰明了,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比如开学时,一位学生总是来迟到。我们之间发生了很大的矛盾。所有该做的交流沟通,都不起作用。

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觉得自己读初中以前从未迟到,原因是高中早上上课时间太早了。所以,迟到了不是他的错。听到这些话后,我更为愤怒了。然后我们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最后只有请家长来了。

结果一件很简单的事弄得很复杂,现在看来,只需这样做:

师:提出自己的需求—你得遵守课堂纪律,不能来迟到。

学生:提出自己的需求——希望老师再给一个读书的机会。上学迟到是因为高中和初中的学习情况不相同,在此改正以前的坏毛病,努力适应新环境。

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好合理的作息表,每天有规律地生活,当然必须杜绝干扰源,如手机、网吧、烟酒等。

因为互不清楚彼此之间的真实需要,需要无法被满足,矛盾就出来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彼此的真正需要是什么?怎样去满足?用心去聆听,多点耐心,很多悲剧都可以被改变。

2、你在压制愤怒吗?

传统文化认为要压制愤怒,这是非常危险的。

其实愤怒是一个礼物,它激发我们去了解引起我们这种反应的未被满足的需要。愤怒是由认为他人有错引起的,这种想法将满足需要的能量转变成意在指责或惩罚他人的力量。

比如老师很愤怒,学生小Q总是迟到的这个问题。

老师愤怒的原因是他认为小Q不遵守课堂纪律,态度不端正。老师没有实际了解情况便以自己所想给事情下了结论,所以就愤怒了。于是本要满足需要的能量转为指责、惩罚的力量。小Q被老师批评后,立即将自己的态度转为自卫、反控,然后恶性循环,破罐子破摔了。

当你愤怒时,马上提醒自己:停下来,思考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谓愤怒,即悲哀地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那么,怎样将愤怒转变为需要呢?你需要静下心来细细思考。

3、评判性思维

“好为人师”说的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不谦虚,自以为是。其实我们总爱犯这样的毛病。如此,便带上了评判性思维。

评判是对需要的异化表达:我评判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有一些值得我说的地方。个人的评判只会使事物变得更加对立、自卫、反控,这是对事物的最糟糕表达。非暴力沟通中没有评判。

谈到这儿总让人想起茶余饭后人们的评判。这些评判总带有一定的强制压力,这些压力又去影响和制造了更多的悲剧。暴力沟通,害人不浅。

把眼光放长远,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发展前景,何必用自己的狭隘见识去填封它呢?事物永远发展,又有谁能够阻止呢?包括少谈论是非。一颗丰盈的心灵如浩瀚宇宙,是永远不会停滞不前的,又何必为了三四琐事束缚自己呢?

“评”字是由言旁加一个平字构成的。如果把言语去掉,它就变成公平和太平了。试试看,不带评判性思维,说起话来,也许更加美好有魅力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上列出的几点只是冰山一角,非暴力沟通,我们在路上!


365极限挑战营    第054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荐语: 暴力?我们现在离暴力很远了吧,暴力是战争、打架、破口大骂……那么是不是就这些呢? 如果是,咱们遵纪守法的普...
    阿龙仔阅读 1,113评论 0 8
  • F002+豆豆+“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第一天+马上要开课了,心情很澎湃,感恩丽芳老师,感谢助教老师们! F00...
    豆芽地阅读 2,397评论 6 25
  •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Sting阅读 2,250评论 1 10
  • 自幼喜欢画画,彩铅画是我的初恋,我希望有一天我把它画得和真的一样。 1、彩铅||苹果快熟了 2、彩铅||小萌鼠--...
    一峪百川阅读 864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