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明心见性”的神秘面纱,证悟学问世记
文:尹真
摘编:诚明子
“悟”是我国传统文化固有语汇,早在《尚书·顾命》中就有:“今日降疾殆,弗兴弗悟。”《管子》中有:“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说文》:“悟,觉也,从心。”《玉篇·心部》:“悟,心解也。”也有解悟为“心了”者。综其意,有明白、觉悟、醒悟的意蕴,或可理解为“明了”,即内心的自明、自识、自知、自肯。
佛教传入,拓宽了悟的内涵与范围。《佛学大辞典》:“悟(术语),觉之意,对迷而言,即自迷梦醒也,与觉悟同义。”随着佛学的发展,“悟”、“觉悟”的意蕴渗入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悟性”、“悟境”成了各领域的褒义语。“证悟”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语汇,是指按佛教的教理——“正理”修炼,证得佛理所述之果。
佛教中国化的禅宗对于悟、证悟有着最为丰富的实践,其对悟与证悟的阐述十分深刻。四祖道信禅师说:“悟解法相了了分明。”沩山灵佑禅师说:“今人一念顿了自心,名之为悟。”马祖道一禅师说: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阶级地位、顿悟本性。圭峰宗密把悟和禅结合起来: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
讲述悟最详尽的是明朝禅宗大德憨山大师:“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
儒家原本不讲求悟,宋明新儒学汲取了禅宗修炼之长,始着眼于悟的修为。为了表明悟修的“合法”性,就必须讲悟修的意义。不过,宋明新儒学一般不用证悟一词,但用“开悟”,认为能体认到心的体性用德,克净习气则可成圣。
总之,禅、儒两家都认为,对心的证悟、体认,是圣修的根本。不同层次的证悟,则是体悟到的该层面事物之整体状态。证悟过程,是实践中实得之感受与体认,而非一般言说。
《传统修身法理》的重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证悟学”的概念,并在梳理儒释道诸家尤其是儒禅证悟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证悟学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