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音乐软件,酷狗,酷我,QQ音乐,虾米,网易云音乐等,除了网易云音乐比较年轻之外,其他的产品算是一些比较老牌的产品了。
那么成立于2013年的网易云音乐是如何在音乐这片红海中突出重围的了?
1. 历史背景
网易云音乐很快发展起来,很大原因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这股浪潮的到来。由于这股浪潮的到来,使得听音乐这个市场大大增加了。在移动互联网之前,我们听音乐,要么在电脑上听,要么买个MP3、MP4什么的。现在只要有个手机就可以听歌了,所以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大大增加了。
其次WiFi的普及也对音乐产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以前没有WiFi的时候都是从电脑上导歌曲到手机上,这个对于很多用户来说,都十分的繁琐。
最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推荐给用户精准推荐歌曲提供了技术支持。
2. 竞争对手
当时市面上的音乐产品大部分都是曲库型的产品,在音乐推荐、社交上都做的不太好。
然后我们反观移动互联网下的用户特征。
- 懒,希望打开软件就能听到自己想听的歌。希望软件推荐的歌曲能够非常精准的满足自己的要求。在这之前豆瓣FM做的是不错的,由于流量的关系,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使用豆瓣FM是十分不划算的。
- 非常强烈的社交和自我展示的欲望。我们先看下其他的产品:
对于微博的评论点赞功能
对于网易新闻的跟帖功能
对于虎扑社区评论亮了的功能
在音乐这个领域没有一个很好的给用户释放这种需求的产品。
3. 产品层面
网易云音乐的产品整体架构是依托与「歌单」这个功能点建立起来的。「歌单」这个是抽取了很多用户需求的一个功能点,它可以满足很多用户的需求,比如:
- 排行榜
- 音乐收藏、下载
- 音乐推荐
- 专辑
- 自制歌单
上面这些功能点都可以包装在歌单这个功能下,另外,它也很好的满足了音乐推荐UGC这个需求点。
据统计网易上的自制歌单有大好几千万。
网易云音乐通过歌单这个核心功能点撬动了一批对音乐喜爱程度较高的用户。
音乐产品对于用户最大的粘性莫过于多年收藏的音乐,如果要重新开始使用一款新的产品,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网易云音乐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让用户输入豆瓣、虾米的账号密码,直接从服务器读取你在豆瓣、虾米收藏的歌曲,如下图。这一招从虾米和豆瓣那撬动了不少的用户,我就是一个。
4. 运营层面
网易成功地在评论区营造出了一种让大家都觉得网易云音乐做得特别好的氛围。要知道用户是很容易群体中影响的,很多时候就算你觉得网易云音乐的产品一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会觉得网易云音乐的产品很厉害。
综上所述,一个产品的成功不仅仅是靠运气。产品能力、技术能力、运营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了,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像Jing.fm这种昙花一现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