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在诗歌《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中写道: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 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想来对这首诗大家并不陌生,也定能让我们平静又固着的心起到一点涟漪。
但,就在昨晚,我花了一整夜的时间看完了由台湾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抱着期待和学习的态度打开视频的我,从未曾预想一部亲子影片能看出恐怖片的感受。
影片中各种玄目的情节可能会让你不由自主喊出:切…这也太夸张了吧!
而我却深知那就是事实。
就是那些父母,一边呼喊着:哦,爱你我的孩子,一边却又无情的摧残着他们。
在整个观影的过程中我的后脊梁都在冒冷汗。
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一年前来到咨询大厅的两组学生家庭。
那是我第一次接待疑似精神分裂的孩子。
早有耳闻如今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抑郁,分裂,强迫…这些曾经让人毛骨悚然的病症开始无情的侵蚀着我们的孩子。
即便经过评估最后转介给医院去做进一步诊断。
但在短短的一次咨询中,也让我强烈的感受到一个孩子徘徊于正常与疾病之间挣扎的残酷情景。
如同一个濒临淹死的人,刚掉进水里拼命挣扎的样子。
坐在我对面的孩子一会儿非常理智的讨论着自己的情况和感受。
一会儿又跟我说外面的人都在谈论他,说我的旁边坐着个黑衣人,只有他能看得到,又问我为何头朝下坐着……
做心理咨询师以来一直预想,当真的遇到精神疾病的患者该如何应对。
但那两个孩子,没有让我感到害怕,而是久久的锥心之痛。
他们让我更加坚信精神类疾病并非一时形成,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让我们变成疯子。
那是谁,是谁的手把这些无辜的孩子推向了疾病的深渊?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给我们揭晓了答案。
影片中的五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天经地义的爱是如何控制并摧毁着孩子。
一,
〈妈妈的遥控器〉中妈妈手中掌握着一个可以操控儿子的遥控器。
在一个具有强迫症又有极度控制欲望的母亲面前,儿子必定是痛苦的。
母亲用她所谓的真理去限制孩子。
甚至连死的权利也无情的剥夺了去。
逃无可逃的儿子,只能认命,像玩偶一样,受制于母亲。
最终小伟真的变成了母亲满意的样子。
事业有成,英俊潇洒,一切完美到瞬间让我们相信母亲是对的。
但母亲的遥控器可以限制小伟的思想,他的行为,却控制不了向往自由的心。
那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必定要去追寻的东西。
无法摆脱心理痛苦的小伟,长大后也成了一个强迫症患者。
那是他为多年来积压的情绪找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做心理咨询久了,会发现一个现象。
越是成绩优秀,乖巧的孩子越容易出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是军人,他对女儿晶相当严厉。
而且还能够做到面面管教:学习成绩,淑女标准,说话语音,走路姿势。
有一天他爱人来找我,说孩子如今一进校门就手心冒汗,下巴颤抖。
几乎不与人交流,生怕哪句话没达到老爹的军事化标准。
但父亲却有着另一翻解释:孩子成绩优秀,不说话代表为人稳重。
殊不知,他为孩子埋下的心理疾病的种子,已经开始慢慢发了芽。
小晶父亲虽然不像小伟妈妈那样手握遥控器,但他又何尝没有随时遥控着他的女儿。
二,
〈猫的孩子〉中阿衍因学习成绩不够优秀而被亲属嘲笑。
父亲则会把这一切怪罪于阿衍的母亲。
处于弱势地位的母亲为了争一口气督促儿子好好学习。
看似更能让观众共情于她,而容易忽视她不当的管教行为。
导致阿衍产生了严重的学习障碍,最终演变成双重人格。
只有用夜晚杀害猫来释放内心巨大的压力,才能让他在学业上拿到满级分。
记得一次萨提亚团体中,一位伙伴小兰也是受害于从小到大的家族聚会中的攀比与嘲讽。
叔叔为了给有身体残缺的女儿自信,对小兰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嘲讽与挖苦。
原本热爱学习的小兰变得极度没有自信,不但学习成绩下降,成年后的她也因巨大的心理压力得了不孕不育。
即便如此,三十年后的叔叔仍在表姐孩子满月时挖苦小兰不能生育,而小兰也习惯性的讨好叔叔。
萨提亚雕塑中小兰这样问扮演父母的演员:爸,妈,你们为什么没有保护我,还跟叔叔一起挖苦我,你们爱我吗?。
这就是中国家长的面子大于一切的错误观念。
小兰父母认为孩子给他们丢了脸。
他们还认为只有挖苦和讽刺才会更快的督促小兰进步。
三,
〈孔雀〉中普通家庭的妈妈试图把女儿养成名媛。
当校园里的孔雀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但同时却把女儿逐渐变成了一只孔雀时,妈妈依旧觉得遥不可及的钱途比什么都重要。
最终妈妈以牺牲自己换取了两个孩子上贵族学校的机会。
可想而知,巧艺的妈妈真的很爱孩子。
作为普通阶层的她,不像小伟的妈妈那样打着爱孩子的幌子满足着自己的私欲。
但她又是愚蠢的,因为她没有能够正确解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如今的社会,这样的妈妈太多太多。
电视上明星们轮番晒娃,晒他们的高端教育。
而屏幕前面的我们就像中了蛊一般,一股脑的都把娃当富二代养。
全民富养时代,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未来。
我们牺牲一切为孩子做的,真的都对吗?真的有必要吗?
四,
〈茉莉的最后一天〉中成绩优异的乖乖女茉莉突然自杀。
茉莉妈妈借助高科技手段信誓旦旦的寻找着真正杀害茉莉的凶手。
可悲的是孩子都死了,妈妈还没有醒悟过来自己就是那个凶手。
在每一次的家庭咨询中妈妈们会欣喜若狂的感谢我让他们有了一次有效的亲子沟通。
可是,这样的沟通不是应该发生在他们家里,每天的生活中吗?
我们作为家长,生养了孩子,但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甚至孩子都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茉莉妈妈还在感叹:这个孩子对我来说太陌生。
本应该是最亲近的人,养着养着,养成了陌生人,到底谁之过?
五,
〈必须过动〉讲述了未来社会,以孩子的分数分配房屋与工作。
妈妈为了保全自己让若娃假装多动(ADHD)。
却隐瞒了,这样国家就会销毁若娃,再给妈妈一个新的胚胎。
自从有了孩子后,我发现了一个现象。
每当哄孩子睡觉,拥抱他,亲吻他时不由会想到自己小时候的感受。
妈妈抱着我,亲吻我。
那个时候的我觉得她就是我的全世界。
如今同样是拥抱着自己的孩子,作为妈妈,我却不能有那么强烈的感受。
那是因为一个女人有很多的角色,她即便是因为爱去拥抱孩子,但脑子里可能会想着今晚做什么饭,工作的事情该如何。
所以与其说妈妈的爱是伟大的,不如说孩子的爱才是百分的。
所以当我们为了私欲欺骗孩子时他们也会百分百信任我们。
即使孩子哪天发现了这一切,因为对我们百分的爱他们也会选择像若娃一样牺牲自己。
所以这样的欺骗对孩子是何其的残酷。
另一方面,在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为何还要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他的价值。
没有一个人是全能,也没有一个人是全不能。
六,
为人父母,我们是否可以反省,那些我们用爱的名义追求的分数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
是否是你个人的欲望渲染了那些冰冷的分数。
我们追求的前途,金钱,面子可否给孩子的幸福和健康腾出一点地方。
茉莉的妹妹可莉说:谁,谁在看,你管他们干嘛?
面子真的比孩子都重要吗?
在我身边很多有钱的家庭也并不幸福,若价值观再扭曲,钱可能会成为痛苦的元凶。
我有一位相识,一路只为学习,为分数奋斗,如今即便读到了博士后也无法经营好自己的家庭。
我们要给孩子的是教育,而非训练。
动物园里的猴子学会翻跟头,那种为单一的目标做的努力叫做训练。
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就像纪伯伦说的,他们的未来是我们无法企及的。
单一价值观的培养,并不能让他们适应多变的未来。
聪明的家长,我们要做的是授之以渔。
身为子女,当我们稍微长大一点,有了独立想法后一定要选择勇敢。
勇敢的表达自己,勇敢的与父母沟通,勇敢的选择自己认真思考过的方向。
〈妈妈的遥控器〉中跟小伟相亲的女孩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
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怪罪给其他人,为自己的不勇敢找借口,我办不到。
就是因为我们曾经的不勇敢,造就了如此多的怨妇怨夫。
〈猫的孩子〉中阿衍的母亲最后说:我们可不可以先学会一件事,不要一直说对不起。
记得三十年前,妹妹跟我说:你除了说对不起和谢谢还会什么。
我整整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明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追随自己的心而活,没有什么对不起谁。
无论你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找到自己,再去帮助对方。
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教育,太过于沉重,那是孩子无法承受之重。
找到自己,找到幸福的真谛,爱自己的你也定不能一意的只为追求分数而牺牲掉孩子的快乐与健康。
最近朋友圈看到一段话,献给大家:你要搞清楚你的人生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孩子的前传,对待生命不妨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