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我们弄明白如何销售和制作产品之前,不值得投入任何工程开发的时间。 《精益创业》

人非完人

每一个新产品的问世,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融入很多「直觉化」的东西在里面。而正因为有太多错误的「直觉」而不是正确的「事实」,导致许多新产品都没能继续的走下去。

在实践中,完全的排除「直觉」、「拍脑瓜」、「快速思维」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通过种种方法,尽量减少它们的干扰。

建立一个正确的反馈和验证流程,无疑能对我们「做正确的事」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理想与现实

一个有「附着力」产品的基本要素,就是符合用户真实的需求。可惜的是,用户从来不会告诉我们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只能对其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假设」。每一个产品,都是基于我们的若干个「假设」而顺应而生的。所谓的产品流程,即是我们的想法从「抽象的假设」到「具体的实现」的一个「具现化」过程。

没有什么,是比高效的做一件根本不该去做的事情更徒劳的了。

当我们一开始的「假设」就是错误的,那么无论你之后怎样去进行产品优化、调整营销策略,都将是于事无补的。

所以,我们需要尽快、尽早的通过付出最小的代价得到反馈,验证我们的「假设」。

创建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我们的第一步。

什么是最小化可行产品

之前 曾经说过,最小化可行产品是 「能够代表产品思路的,最小化功能的,具备可用性的产品」。在这里,我们可以继续对它的定义进行补充:

最小化可行产品应该可以让我们消耗最短的时间、付出最小的代价、花费最少的精力,去经历一次完整的反馈和验证流程,以便于我们将「对产品的假设」转化为「正确的事实」。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开发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无法验证我们对于产品最根本的「假设」,那就不是我们想要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最小化可行产品仅仅是为了我们验证最根本的「假设」而存在的。如果我们在里面夹杂了别的东西,那都是对资源的浪费。是的,无论它们看起来有多么的重要,都是浪费。

如果最小化可行产品告诉我们「假设」是错的,不要犹豫,请立即修改自己的「假设」;如果最小化可行产品告诉我们「假设」有问题,那它同样会告诉我们该如何进行优化和修改。

上路吧,朋友

通过「最小化可行产品」的验证,我们将「对产品的假设」转化成了「正确的事实」,接下来,我们需要沿着这个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路上,请谨记我们的反馈和验证流程,把它们放入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循环。

没有经过验证的「事实」都仅仅是「假设」而已。

度过了早期的鸿沟,人们对产品的要求只会是更高,他们开始追求舒适的体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323评论 19 13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103评论 25 709
  • 像往常的周末一样,我选择了待在图书馆。看书,看书,看书。因为近来常因情绪不稳定心里起伏较大,在看了《绯闻女孩》后,...
    西式风阅读 3,477评论 2 0
  • 5天前一哥们来我家,进门就直奔签筒自己起了一卦(俺们的朋友基本都被我蛊惑的很迷信,而且具备了此项非主流生活技能)。...
    塔罗右手三知六应阅读 6,936评论 1 50
  • 广告:让你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难道不是自己当自己的员工?
    古玉满尸阅读 1,4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