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未成年人“打赏”既是保护粗心家长,也是保护祖国未来

禁止未成年人“打赏”既是保护粗心家长,也是保护祖国未来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其中详细要求,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要通过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等措施,确保实名制要求落到实处,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澎湃新闻11月23日报道)


互联网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兴职业的诞生,网络直播便是其中一个,无论表演、游戏还是卖货,观看直播并进行打赏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习惯。作为一种正当的消费行为,“直播打赏”是不应被批评的。然而由于网络身份的模糊性,我们很难知道屏幕背后的观众身份、性别或年龄,比如不具备承担行为后果能力、对金钱没有基本的认识概念的未成年人群体。


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新政策,是对互联网直播业的一种保护,也是对每个有孩子的家庭的一种保护。“00后”女孩打赏主播65万元;9岁男孩刷父亲信用卡1.6万元为主播打赏;海南12岁小学生打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辛苦钱……近年来,未成年人在直播间花费父母血汗钱大额打赏主播的新闻屡见不鲜,未成年人热衷网络“打赏”,花得却是家里人的血汗钱。由于网络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不设防线,一些未成年人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给主播们打赏“天价数字”,使得自己家庭陷入财务危机,而根据过去新闻可知,家长追回“打赏”的道路因为举证难、程序繁琐等问题总是苦难重重。


首先,家长的事前教育永远优于事后补救。据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网络直播用户已达4.25亿,其中青少年观看直播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45.2%,庞大的未成年人群体背后是同样数量的、可能粗心的父母。作为父母,一方面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给自己的孩子树立金钱观念,让他们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理解作为家长的辛苦,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监管系统了解自己的孩子上网都在做些什么、看些什么,这才是真正为他们的未来负起作为家长的责任。在支付密码的管理方面,安全起见家长应该不定期更换支付密码,同时避免孩子知道自己的支付密码,从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主播群体必须有道德操守和职业规范。主播不能“一切向钱看”,名气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责任,因而在直播时应该避免不良导向,避免炫富拜金、避免媚俗色情,需要在直播中贯穿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自己的“劳动成果”问心无愧。直播平台也应该积极完善监管机制,净化网络直播生态,引导用户理性打赏。


未成年人缺乏后果意识和金钱观念,就更需要家长、主播、平台三方的联合教育和引导,在新政策的颁布下,相信未成年人打赏问题能得到更妥善的解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10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2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91评论 1 3
  • 回这一趟老家,心里多了两个疙瘩。第一是堂姐现在谈了一个有妇之夫,在她的语言中感觉,她不打算跟他有太长远的计划,这让...
    安九阅读 3,570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