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
1
《大科技》杂志上提到:早在美国人詹姆斯.弗林就注意到一个趋势:“大约在一个世纪里,富裕国家人口的平均智商每十年大约上升三个点”
但是在2004年这一趋势逆转,研究人员发现发达国家人均智商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开始下滑。并以100年下降7-10个点。
当时给出很多解释,其中之一就是与妇女联系起来。西方受教育程度高得妇女都不愿意生小孩或者少生;她们的后代在总人口上很少,所以平均智商就被拉低了。
这个解释听起来倒是蛮合理的。但是也没办法来验证。
于是,现在伦敦大学的罗宾.莫里斯等人。通过对比1972年往后里超过1750次对两类不同智商的分类测试。一类短时记忆的,一类工作记忆的。
短时记忆:一分钟内的记忆。比如一个陌生号码,快递单号,手机验证码之类,短时间便能记住的。
工作记忆:与之相反的就是长时间的记忆。做决策,做推断就依赖与工作记忆。
对比的结果是什么呢?
短时记忆逐年上升,工作记忆逐年下降。
调查员一个趋势,被调查人员中老年人比率也在逐年上涨。
终于结论是:短时记忆上升时因为生活质量上升,社会条件的改善。然后工作记忆下降一部分归咎于人口老年化。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也越来越不好
2
为什么“一部分”归咎于人口老龄化呢?因为还有很多方面影响,高效的互联网搜索,马上找到答案,不需要花费时间思考。无节制的刷手机,阅读的时间也少了。还有上面提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妇女越不想生小孩”。
如果我们思想的方式极端一下呢?
假如未来的100年内,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妇女越不愿意生小孩,100年后他们的子女在总人口的比率急剧下降,然而他们少数的子女同样延续这个方式。且随着科技、网络、生活品质的上升,更多的人沉迷于当下的满足,安逸。我们可以更轻松的得到答案,更简单的获得想要的,刷不完的快刺激。然而我们思考,研究,亲自动手的时间变得更少。什么都是机器人来为我们做,我们想什么机器人的强大算法就知道来服务我们。甚至我们不想研究了,发明一个专门用来研究的机器人。那真的是解放大脑了!!!
更多的是自动化,电子产品,机器人和AI。
然后会怎么样呢?
我想到了哆啦A梦的一个电影——《大雄与白金迷宫》
故事里有个设定就是,某个星球的人类过度依赖科学文明导致“手脚退化不能行动的人类”,和“社会的机器人化”,机器器人占领地土并攻击人类。然而这个电影里最突出的是,在大熊没有哆啦A梦在身边的时候,被同伴骂为废物。然后意识到自己以前太依赖A梦,一事无成。在没有A梦的帮助下,打败了机器人。
里面的机器人领主说,接下来是文明机器人的时代,消灭那些没用的人类。
这部电影其目的就是警示人们不要过度依赖科学文明。
霍金也曾警告过人们不要发展人工智能。
大胆猜一下这会不会也是进化的过程,从有机物 C(碳)的时代到机器的Si(硅芯片的主要元素)的时代。
3
不过大家还请放心,当下的人工智能还只是人工智障,你一下就能辨别。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政策保证生育量。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也见识了人类大脑能强到什么程度。多想人类有一天,把大脑开发率提升到100%,像电影《超体》那样——我是世界,世界是我,我无处不再!
人类的潜力超乎想象
最后如需要上面提及的电影,发消息到公众号就可以啦。
“一周夜谈”在未来相约最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