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锦明老师点评了我第32篇的感赏日记,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和方案,老师指出我更多的去指责孩子的不是,很少去反省自己。对于孩子起得晚,而且没有按约定的计划来行事,我是抱着不满的态度,从匮乏的感觉原点出发。老师点评得极其精准,由于我心里对孩子是有要求的,就变得在感觉原点上难以做到丰盛,没有做到心态平和,能量没有调对,所以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有着对抗情绪,按照吸引力法则,也吸引了孩子的对抗。
我需要先从心里认同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是属于正常、合理、自然的,去接纳和理解他。以平和的心态跟孩子对话。若我对孩子有着正面的期待,必然也就吸引来孩子正面的反应。比如说对于孩子玩起,我应该调对能量,理解孩子今天起得晚,是因为昨天晚上睡得晚,太困了,精神需要休息,身体需要休整。先来包装礼物,改变聚焦,心理上慢慢得到舒缓,从而调整状态,改善和修复亲子关系。
对于发小的物质愿望轻易得到满足,我应该表示出理解,的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渴望或者看重的东西,孩子对喜欢潮牌,我应该很理解,并且说我多么希望我也可以轻易的就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多么希望有条件帮孩子去满足这样的愿望,但是暂时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不满足的,所以我就要更努力的工作,期望改善家庭状况。我也希望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未来的生活里拥有更多的选择。相信这样孩子的情绪会得到很好的收获。
根据吸引力法则,能量不对,努力白费。能量调对,不费吹灰。我需要摒弃内心里对于孩子负面的、不信任的、匮乏的想法,转向积极的期待,对孩子充满信任,充分的理解与包容,接纳孩子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属于自然的、并非故意的、对抗的。
昨晚宿管说孩子回校之后,又在跟同宿舍吕同学一起到外面去玩了,并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回到宿舍洗澡和洗衣服。宿管跟我商量,要把这两个孩子分开,并且要把儿子换到另外宿舍。我感激宿管为孩子所操的心,他一直在想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我也在琢磨,周末孩子回来,要怎么样沟通,才能说服孩子同意这样的方案。
我首先理解孩子想要留在原来的宿舍,是为了跟关系比较要好的吕同学一起,不想去适应新的环境,有人作伴总是比自己孤独面对会更好一些。但是这样下去的不良后果就是会频频触犯宿舍的规定而被扣分,从而会被学校处罚停宿或停课,孩子不想要这样的不良后果,那就有这样的解决方案:要么就是更换宿舍,重新去适应别的宿舍环境;要么能够完全的管住自己,留在本宿舍里;要么就走读,但是每天奔波在路上耗的时间非常多,成本很高。再看看孩子自己更乐意选择什么方案,有什么顾虑,或者看他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努力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进行充分对等的沟通。
儿子的内心是向好的,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宿管的表扬、同学的认同。同时他又希望能有自己一定的特点,而不至于被淹没在同学之中,所以他不断的在尝试和探索纪律边界。
投射孩子能够逐步地认清自己的目标;投射孩子能有自己的行动力;投射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过得充实而快乐;投射孩子与同学友好共处;投射孩子热爱运动;投射孩子遵守学校的纪律,与老师和宿管配合默契;投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己学习的信心。
投射自己加强学习,调和心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调对能量,给孩子一个平和宽松的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