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

她也没有想什么。

只是高考后被扼住的思想,说,离开那儿离开那儿,离开生命在的地方。

她只是去了别人的专业——以旁观者的身份。

三年好长,分分秒秒都在后悔。

一年好短,怎么还有书没来得及复习……

我为什么喜欢文学,因为她从不试图抓住我,可是又总给人以最温柔的宽容。

我像一个游子,贪看住路上别人的生活,被困在其他地方住了三年。当蓦然回首,四周渺茫无依,我奋然奔跑之时,确实穿透时光,接住了那个被留在时光中哭泣的自己。

可是我们还有书没看完,在众人往下游的时候,甚至还奢侈的在光阴中小住了几个月。

可就是这几个月呀,看到了诗歌的发源,看到了楚辞的浪漫,会了李白,敬了杜甫,看到了庄周的诡谲,荀子说理文的严谨,去了元朝,看见那“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关汉卿,也看见小说自唐传奇到《红楼梦》的演变,读了王国维的词话,也听叶嘉莹先生的讲座入眠。

我们的文学呀,她不把条条框框的公式列出来,只说“尽力去想象,去描绘”,她只有几种文体,却可以幻化出最澎湃的心声,也可以描绘最平淡的色彩。

去年的试题答得怎么样,唯有自己最清楚,《论语》第一篇就将人物搞混,《秋思》相同的答案上午下午写了两遍,谢灵运的山水诗没有去背,清诗的流派亦没复习完。

可是就是这样的,不忍直视的,混乱的答案,素未谋面的湖师的老师们,依然认认真真地打分,并且,其他完整作答出题目的分数都很正常。

这样的宽容呀,这是文学予人特有的关怀。

今年毕业、就业事情堆积如山,电脑上论文、实习、找工作的材料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个word文档《诗经》自年初起就被我默默移至桌角的最里的角落。

每次看到它,静静的待在那,不争也不抢,不喧嚣,不强迫,可是当你打开它,它给你的是一个个故事,告诉你要认真生活,要去做自己,去喜欢这个世界。

这是千年传承的文化历史,这样子的学科,这样子的老师们,深深爱上了呀。

我这个旅人呀,这个无方向感的游子呀,今年一定要回家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