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身边很多人都在炒股票、搞投资,但你看看中国股市的现状,只有不到5%的人盈利的,大部分人 还是白白把自己的血汗钱葬送进了股市。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做好个人投资呢?蓝湖资本合伙人胡博予给出答案。
要知道怎么做好投资,咱们首先来看看为什么很多时候做不好。这其实和人性中存在的三个本能的缺陷有关。
首先人的本能总是喜欢偷懒地依赖间接信息,而不擅长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炒股的人都看过投行报告,里面用了大量绘制精美的图,数据很丰富,分析很详实。这种形式上的精美,无形之中就增加我们对它的信任感,于是直接就相信了它的结论。但是,你可别忘了,做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原则是独立判断啊。
第二个缺陷是,我们会高估语言文字的信息传递效率。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过于相信那些第二手、第三手第四手的信息了。有个著名的游戏叫超级拷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条原始信息从第一个人传达到最后一个人时,可能解读出的内涵已经完全偏离了愿意。而我们在市场上接受的常常是第三手、第四手的信息,根本反应不出真实状况。
最后,人类的本能还会偏向过于自信。我们往往喜欢拿自己的经验来说事,一旦形成了经验,就很容易陷入到特定的思维框架里面,之后无论再碰到什么新情况,都习惯于依赖自己原有的经验来解决。
那了解了这些问题以后,我们应该怎么破解呢?胡博予给出一个最简单的方案,那就是从了解你的竞争对手开始。
就拿炒股来说,你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股市其实是个“零和游戏”,有人盈利,就一定有人亏损。要赢得投资就是要打败自己的对手嘛。那对手有哪些人呢?首先就是散户,然后有一些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还有一部分是主动管理的基金。胡博予就分析说,在市场当中,其实散户和指数基金都是随大流的玩家,真正有价格决定权的就是哪些基金经理。那么答案就简单了,要做好投资就是要打败这些基金经理。具体怎么做到呢?
胡博予认为,首先第一点就是,用超越基金经理的方式来获得有价值信息。举个例子,特斯拉的Models刚刚面世的时候,胡博予就去了美国一个展厅试车,回头又花了几个小时把网上相关的各种车评统统看了一篇,然后得出一个结论:Models是款好车,未来一定供不应求,但现在还处在被严重低估的状态,于是当机立断买进。
这个例子就说明,通过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我们完全有机会从不同的渠道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基金经理们的信息获取渠道,还是严重依赖传统的信息生态链。从公司的财报,到买卖双方的研报,再到自己做决策。但是世界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啊,基金经理们显然还活在过去,就是给了普通散户打败他们的机会。
其次,就是要果断地抵抗人类决策中的那些本能思考缺陷,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占便宜思维。胡博予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他之前都朋友们都认为“好未来”这支股票特别不错,于是他就在23块的时候买了。朋友呢也很喜欢,对这家公司做了特别多的分析,但却一直都没买。问他为什么,他说市场一直不给他机会。一直在涨从来没调整过。就是抱着这种占小便宜的心态,让这个朋友最终错失了良机。
另外,大家还特别容易受到非理性情绪的影响。比如,FACEBOOK刚上市第二天就跌破了发行价,很多人都被套了,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反弹了,很多人在回到成本价的时候觉得解套机会来了,于是马上买掉。但结果没想到,Facebook的股价在后来三年至少翻了三倍。这其实是投资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股票波动严重干扰了人的情绪,以致于做出不理性行为。其实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每次股价大幅度波动的时候,都再认真去看一看是不是漏掉了什么新的信息。公司的基本面有没有发生变化。比如,用户数增长,用户粘性,表现潜能等等。如果你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那就不要受到市场情绪的干扰,坚信自己的选择就好。
你看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有这么个观点,理解真实世界需要“用力思考”,而人类的本能总是倾向于“偷懒”。从这个层面来说的话,做好投资也很简单,那就是了解对手,比他更用力思考就行了。
本文源于:微信公众号“钱皓-互联网分析师”(胡博予:用VC的方法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