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年了,最后一批90后也成年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朋友之间总得有各种消遣活动,临到走时,总会有个无声的声音问:谁买单啊?
01
幼时的交往很单纯,即使一块钱也能一起分享,很久攒的钱买一包辣条叫上几个伙伴一起围着吃,但我们都是大个子了,最简单的聚聚也不那么随意了……
就从最近一次和朋友逛街,来回逛到有点累的时候,我提议要去喝点东西,走进自家常去的冷饮店却发现没有空位,于是便路过另一家类似饮品店,还没进去,朋友便说不爱喝他家东西诸如此类的话,我便说:那我们再走走吧,刚好想去前面看下鞋子,待会回来时候再来看有没有位子。
你看,我朋友的要求层次不低,一般的她还不要。
后来回来时,果真有空位了,我们便进入点单,我点了一杯果茶,而她点了果茶顺带又点了一些小吃,还说自己有点饿了,我看着随意,期间闲聊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
喝完准备走了,其实,她早比我喝完,但是我喝完了也就把账结了。
我想这也没什么,你来我往嘛……
02
碰巧,最近和她见面频繁,另一个朋友心情不佳,打电话给她,她就问我要不要一起出来,我没有迟疑,朋友的存在有时候不就是互相做心灵的安慰者吗?
答应了出来,约在附近的一家小资奶茶店,心情不好的朋友胃口自然也不好,只想要一杯白开,服务员把单递给她,她坐在外面,她直接就是让**点,推给了我,但是我还没有做出决定时,她便说,我想喝**,自然我就点了她想喝的百香果茶。
我觉得不太舒服,如果不是前几天在饮品店的事情,可能我不会在意。
但是,我开始在心里偷偷猜测,待会她对于账单的处理,她坐在沙发外面,离开时,自然她先走出去。
然而,她却径直走出店门,然后还站在门口回望我和那个朋友,那个朋友说她来买单,但是我执意把单结了,心里带着那么一点凉意。
不知道她是怎么想,本来谈得来才能成为朋友,除去这些事,以前和一个这样大大咧咧的女生相处还是很有乐趣的,但现在的交往谁不要付出时间、精力、财力呢?
总是不付出,即使是再好的朋友,我们也都是白领阶层的小女生,你要租房买护肤品化妆品,难道别人就不要?
又不是你男朋友,更何况,男朋友也没这个义务一直为你买单吧。
03
一直对金钱也不那么看重,只是上述事情让敏感的我这种类型很容易联想到这种朋友究竟能否深交……
再说说我之前闺蜜团的相处模式,现在经过大学工作,大多散落四处,现在也是一年难得一聚,早年间7人相聚,临走必是抢着买单,每次都抢不到的我有次甚至在出来上厕所时就偷偷买了,等到她们去时都对我嘟起小嘴巴,下次再这样偷偷买单就下次给我点一整盘披萨,一个人干掉帮我增肥,吓得我只得点头应允。
闺蜜团一个总是抢着买单的妹子有一次说到,自己那么在乎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替代的朋友,在一起的一些消费,买个单简直不值一提,更加不用分你我……
也许是这种模式影响了我对朋友相处的看法,恰巧碰到一个有点不一样的人,就让我无所适从了,希望自己不要因为别人而让自己的观点人设崩塌。
有次她邀请几个人去她家吃饭,少说有8个人,水果貌似也没有提前准备,上桌菜不多,后来有朋友看到有些鱼和肉还在厨房里,打趣说到这些菜留着明天吃吗?怎么干脆没有一起煮了,我都没吃饭呢,哈哈。
她竟回答:再煮应该就吃不完了,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浪费嘛,在场听到的人,有点愕然,讲真,我们还以为她是菜买少了点……咱们的勤俭节约中华美德,但也不是饿别人,让别人吃不饱吧?那菜量简直是三人份的,从那以后去她吃饭,免不得自己带点菜去。
也许,这就是我不能理解她的根源,有的东西,骨子里就注定了的,在外消费掏钱对自己来说是浪费,但别人怎么样我就不管了。
从她身上其实也引发自己一些思考,关于做人,也关于自我形象树立,绝不批判,但不苟同。
以后买单,我在在乎的人面前依然可以马大哈似的嘻嘻哈哈地把单买了,不买单,不聚聚,怎么知晓最近彼此的近况,怎么聊聊身边人和大明星的八卦,怎么吐槽自己周围的人和事?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也许最近我的朋友圈要进入其他物质价值观的人了,我不可能净化选择,但是我可以调整自己,适应这个环境,我们一起的出行你总不愿买单。
好的,那么我也会更改与你的相处模式,大家都已成年,我也会有所保留,
但是,有所保留,状态肯定不会很舒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