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正以前所未有的磅礴之势,引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党员作为这一伟大事业的先锋力量,全面提升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已成为关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关键任务。这不仅是时代赋予党员的神圣使命,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党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具备坚实的理论素养。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提升能力的基础。这一思想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为党员指明了方向。党员应通过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目标与任务,理解其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以新发展理念为例,只有透彻领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区域协同、环境保护等,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强大的创新能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党员要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模式。在科技创新领域,党员应积极投身科研攻关,鼓励创新创造,为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智慧;在社会治理方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例如,一些地方党员干部探索“互联网 + 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政务事项网上办理,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党员还需具备卓越的实践能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在乡村振兴一线,党员要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在城市建设中,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同时,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面对困难与挑战,要敢于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在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中,党员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环保、水利、农业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党员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信息共享、协同治理,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此外,还要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
全面提升党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力,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历史的重任。广大党员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书写属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辉煌篇章。(中共富蕴县委员会组织部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