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信笔

恍惚有梦。被雨声打断。时间是五点。

披衣开灯。移过枕边书——蒋勋的《舍得,舍不得》。

阿内大一,师大附中美术班毕业,素描底子极好。他画随便一个小物件、自己的手、钥匙,蹲在校园,素描一朵花,可以专心安静,没有旁骛,像打坐修行一样。作品笔触也就传达出静定平和,没有一点浮躁。

在创作领域久了,知道人人都表现自我,生怕不被看见。但是艺术创作,其实像修行,能够安静下来,专注在面前一个小物件,忘了别人,或连自己都忘了,大概才有修行艺术这一条路的缘分吧。

喜欢序言中的这几行字。

很多年前书店里刚出现蒋勋的书的时候就喜欢上他的文字了。终于出书太频而滥,恐怕也是个心为物役,知行不能合一。比如手头这一本,一页页翻下去,东拉西扯,碎碎叨叨,无非是心灵鸡汤。

放下。静听帘外雨潺潺。颇有春的气息。

夜漫长。六点半了,窗外黑洞洞依旧。想起今日是冬至。

想起去年冬至有诗,写日短:

且眠午后暖如春,似水阳光泼满身。

廊影无声爬画壁,醒来暮色到庭筠。

“庭筠”恐怕不是凑韵,因为另有“温庭筠”之想。加上前之“廊影”、“画壁”,正是追慕前贤之意。几天后又有《遣怀》一首,老实巴交,失之说尽:

一年倏已了,心事自荒墟。

落落空余梦,糟糟乱欠梳。

荡胸多霾雾,遮眼只闲书。

偶逐横天鸟,停看月里蜍。

前些日友人新得一幅兰花,考虑题几个字在上头,要我帮着想想。既是兰花,一句现成歌词脱口便出:我从山中来。

兰花之为兰花,它所处的环境是决定性的。所以我看重的是“山中”两字。歌词系大名鼎鼎胡适所写倒在其次了。

后来又想,要不学学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试试。且抱定“山中”不放,于是就有了:深谷无人处,孤芳入晚钟。

深谷,自是强调兰花所在环境,出尘出世。同时,有人的地方之不堪,意在言外。后一句诉诸通感,嗅觉与听觉打成一片。同时,由孤芳带出自赏,由晚钟带出禅意,且都若有若无。

随即又改“深谷无人处”为“深谷无人到”,以为前者只是定点,后者却有幸未出现的虚拟过程。前者只是无人,人若想来恐怕也是可以到的,后者是人若想来也不能到。出尘不染,是兰的本然,而人,便是染,便是病毒携带者了。

朋友有太过刻意的担心,我释疑:就是要刻意(强调兰花所处环境)!养在家里的兰花已经不是兰花了。养在画里的还行。

最后敲定:深谷无人到,清泉逐晚钟。

当然不尽人意,于是又折腾出“溪谷无人处,清芬自醉时”和“深谷无人到,清芬入晚钟”。临睡前又补足成五绝一首:

溪谷无人到,清芬入晚钟。

为君移纸上,可以远樊笼。

人在樊笼,幸有纸上兰花可晨昏相对,心驰神往,不知不觉带人出樊笼,所谓心不为形役,出尘出世,一时得自在。观自在菩萨的自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3,670评论 1 11
  • 庐山砚人草堂记 桂相文撰 砚,文房四宝之首,文人之砚,犹美人之镜,最生亲傍。黄君爱和,生金星砚之故里,忧金星砚之未...
    庐山樵阅读 11,826评论 0 8
  • 当叶子决然的离开树枝投入大地的怀抱,当风与树叶在空中亲吻沙沙作响,当料哨的寒意席卷满地的枯黄,如果你随手拾起一片...
    靳逍遥阅读 2,435评论 0 0
  • 工作了一天,回来赶紧给闺女熬瘦肉粥,一边熬粥一边练字。孩子甚是闹腾,一会儿要做这个,一会儿要玩那个,想好好...
    风听荷语阅读 4,01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