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镜中我效应
镜中我:客观看待自己,而非外界界定。
自利性偏见:好事内在归因,坏事外在归因。
沉锚效应: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最常见案例:加不加鸡蛋?加一个还是加两个鸡蛋?
瓦伦达效应:越在意越容易失去。
库里肖夫效应:人们看到的世界,只是内心世界的一个投射。
02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如果可能犯错就一定会犯错,则需计划周全。
酝酿效应:思想走入死胡同,思考僵化时,可以先放放,再去思考,会有新的灵感。
控制错觉效应:相信直觉,但不过分依赖。
羊群效应:从众和盲从。
巴纳姆效应:看上去和自己相关的信息,笼统模糊的描述,类似正向检验策略。
奥卡姆剃刀原则:砍掉一切繁琐的树枝,例如:少即是多。
03 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坏情绪会传染,但也可以被管理,防止情绪污染。
野马效应:非洲野马被吸血蝙蝠吸血,愤怒狂躁而死。愤怒是一种自我毁灭。生活中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行为。
海格力斯效应:无视仇恨,仇恨就会无视你。
霍桑效应:适度发泄,才能轻装上阵。
习得性无助: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情。
04 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来源于《圣经》,没有尝试就没有失败,就不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跳蚤效应:来源于,跳蚤本可跳跃1米多,以它的比例来看,相当于人类18层高楼,但被限制在1米内瓶子里,长此以往,无法再跳跃超越一米。不要轻易给自己的人生设定。
洛克定律:合理的目标才是合适的目标。
瓦拉赫效应:扬长避短,适合个人能力管理,而木桶效应,适合团队的管理。
内卷化效应:不思进取,只在原地打转。
青蛙效应:温水煮青蛙。
05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安慰剂效应:心理暗示。
马蝇效应:来源于,马蝇叮咬让马跑的更快,适当的压力也是动力。
布里丹毛驴:毛驴前后都有干草,前前后后,犹豫不决,导致毛驴差点饿死。选择前不犹豫,选择后不后悔。
06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良好的第一印象,发生在陌生人第一次见面认识。
近因效应:最后印象,一般发生在熟人身上,之前再好,不如最后一次的印象。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爱屋及乌。
刻板印象: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虚假同感偏差:换位思考,而非以己度人。
07 自重感效应
自重感效应:让别人觉得自己很重要。
相悦法则:我喜欢你,因为你喜欢我。
阿伦森效应:我们厌恶给我们带来挫败感的人。例如:打菜阿姨满勺子的菜,抖出一部分。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改宗效应:反驳后被说服,人更喜欢这样的人,让他的自重感加强了。
出丑效应:犯错效应,没有百分百的完人。
08 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米尔格伦实验:所谓良知,底线有多坚固?
破解囚徒效应:引入反复博弈,化被动为主动。
09 互惠法则
互惠法则:接受他人的小恩小惠会让人产生负债感,然后容易答应一些平时你会拒绝的事情。
承诺一致性原则:决定过承诺某件事情后,之后行为不自觉按照承诺进行。
登门槛效应:接受了他人低要求,再提高要求,也会答应。
门面效应:先提高要求,被拒绝,再提低要求,可能会接受。
禁果效应:越禁止,越诱惑。
超限效应:越说服,越反感。刺激过多,引起他人心理免疫和逆反。
10 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价格越高,人更容易接受。
吉芬之谜:追涨杀跌,例如股市、楼市、爱尔兰土豆。
消费者剩余:是否超过消费者内心估值,没则剩余。
稀缺效应:物以稀为贵。
折扣效应:被理性驱使的感性消费,提前预支未来消费。
11 路径依赖法则
路径依赖法则:选择最近的便利店,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决定了以后的从业方向。
蔡加尼克效应:对未完成的事情关注度最高。
权威效应:权威引起决策的惰性。
古德曼定律:沉默效应。
12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
德西效应:挖掘人内部的动机,而非外部物质奖励。
不值得定律:必须做不如值得做。
雷尼克效应:用心留人,胜过用薪留人。
罗森塔尔效应:寄予什么样的期望,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
破窗效应:不要轻易打破任何一扇窗。
13 史华兹论断
史华兹论断:幸福与不幸。
贝勃定律:幸福本质上是种敏感度。
狄德罗效应:幸福来自给生活做减法。
鳄鱼效应:关键时刻的取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