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成功学、喜欢喝鸡汤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今天四哥不讲成功,只谈读书。
有人问,读书有什么好谈的?
如果四哥说,有这么一本书,它切切实实地通过真实案例,证明一个人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其人生,你大概会觉得有点天方夜谭吧。
不错,在没有真正看到这本书的内容前,四哥也是这么想的。“什么?读书可以改变人生,扯淡也不带这么没的吧?
可当我在两天内,用9个小时,完整地读完它。我震惊了、信服了。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是韩国畅销书作家二志成在大陆卖得最火的一本著作。该书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几乎一事无成的大龄男青年洪镇洙,在其读书导师郑会一的引导下偶然踏上”用读书改变人生“这条不归路的故事。
作者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抛出了自己对于读书的三个看法:
一: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二: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为了解决现实当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三:读书的主体是读书者本身,所有与之相关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围绕着“人”这个核心主体来运作的。
四哥先总体来说说,这本书,到底好在哪儿。
它好就好在:提倡大局观,又兼顾方法论;鼓励读书,更强调读书是为了要学以致用。通过完整而不失生动的真人案例,让读者能从中切身体会到,主人公是如何借由读书一步步从原来的职场菜鸟变为企业骨干乃至社会精英的。
四哥以前读书也有个误区,认为只要一直读下去就好。但凡闲着没事,就拿本书来看一看,毫无目的和规划性。结果一本书看下来,别人问我这本书主要讲了些什么,我只能逻辑混乱地扯上一大堆无关紧要的,更不知道该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我记得自己当时的感受,却不明白这些感受从何而来,又意味着什么。
最要命的一点是,我发现自己在看完一本书后,对书里的观点和故事完全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认知。换句话说,我只顾着“读”而没有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地思考,以致于全程被作者的思路带着跑。当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还沾沾自喜地想:啊哈,我可真牛逼啊,又读完了一本——尤其是在别人都忙着打游戏、闲聊扯淡的时候。
殊不知,这种无效的阅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不如打一盘狼人杀或找个妹子鲜肉扯扯淡,起码还能锻炼下情商、增长点感情不是?
现在,我们回到这本书所倡导的三大观点上来,鉴于第一个最具争议,留到最后再讲。
四哥前面提到自己以往读书不求甚解的事例,其实就是违背了第二条——”带有目的性、奔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读书“的原则。这是一种结果导向型思维,先有”为什么“,才有”怎么样“。
记得之前读王路谈写作的一篇文章,说一个平庸的产品经理,做一款产品,想的最多的是这款产品该怎么改进;等这个人变成很牛逼的产品经理,再去做案子,首先关注和考虑的就是这个东西该不该做,我到底该做什么产品。
弄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要远比绞尽脑汁地思考该怎么做来得重要。做什么,讲究的是决策力,好的决策建立于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和对全局的把控;怎么做,考量的是方法论,没有大局观的时候,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具体的方法论和如何应对上,这时,非但生不出好的创意,即便创意再好,也极可能被对手一举超越。
为什么?因为这时候,你该做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东西呀。时机不对或大方向不对,产品再好都是错的,一样没有市场,一样没人埋单。
什么叫做”白花力气瞎受罪“?就是你苦心孤诣做出来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东西,结果发现这世界根本不需要它。这就真TA尴尬了不是?
这也就间接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带着目标去阅读。因为你做这件事是要对结果负责的,你花费大好青春不谈恋爱不打游戏就为了读书,再读不出个所以然来对得起自己吗?对得起大好年华月貌花容吗?如果单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你干嘛不去看电视呢?有声音有画面关键部分还有激动人心的尖叫和张牙舞爪。多好呀。
你选择了读书,就要好好读。带着问题去找到那些当下阶段自己最需要读的书,带着问题去沉浸于阅读之中、深入思考,最后带着思想成果和理论去实践、去拥抱你的目标。这么说吧,但凡做任何行动之前,多问自己一句为什么,总不会错。
明白了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前面说,不要忘了读书这一活动的主体是读书者自己。作者二志成从头到尾就像个紧张兮兮老头在不断地提示读者,”你这个二傻幺,难道不知道相较于读书本身,你这个大活人才是最重要的吗?”
永远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一定要通过读书去改变什么。只不过,这个改变和世上的任何大变革一样都是循序渐进,由无声到有声的。
记住,你这一辈子,所有要做的努力和任性,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过地更好而已。何苦因为“瞎读书”而苦了自己?
最后,回答一个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读书真的能改变人生吗”?四哥的答案是,读书的确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但能否将这股力量发挥出来以及能够发挥到哪一步取决于读书者本人。
换句话说,书中的主人公,洪镇洙如果拿他在读书时的那种热情、专注和魄力去世上的任何一件事,恐怕都没有不能成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