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黑嗲读书笔记之九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阅读内容:

第八章  生物学如何变成了病理学:僵直

舞台已经搭好;大脑新皮层罪责难逃;

恐惧和僵直;这样进去,就自然会这样出来

跟死了一样;这是一种累积效应;

生物机能的病变原理

.........................................................................

心理健康指的不是生活中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自由解决的人。

                ---------诺斯拉特·佩赛斯基教授(德国心理治疗师、心理学家)

        本章出现了一个安全阀门的词,实际上有个专业术语叫“创伤耦合”——一个特定的线索(可以是气味、图片、声音、语言、想法等等任何与创伤事件发生时有关联的方面)与创伤整体感觉自动化的过度联系。大多数创伤记忆都存在这样的“创伤扳机点”。看似细微的点,连接的是背后巨大的创伤故事。一旦出现创伤耦合,便会呈现浑身发紧、愤怒、茫然无措、发疯、歇斯底里、否认、解离(仿佛抽离现场)、身体麻木等等身心体验。

        同时,PTSD与其他的精神失调疾病不一样,大多数PTSD患者尿液里的皮质醇分泌会降低,而儿茶酚胺的分泌会增加,导致正肾上腺素与皮质醇的比值增加,在一般正常压力反应里,皮质醇与儿茶酚胺浓度皆会增加。脑部儿茶多酚的浓度会下降,促使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的浓度增加,而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PTSD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有异常。

在有关越战退伍军人的研究当中发现,患有PTSD的退伍军人比起没有罹患PTSD 的退伍军人,其海马回体积少20%,而在同样属于边缘系统的杏仁核中发现,PTSD患者的杏仁核有过度反应的倾向,且前额皮质、海马回对杏仁核的调控机能较为低落。

皮质醇:又称作可体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作用会提高血压及血糖浓度,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在压力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又被称为「压力荷尔蒙」。

儿茶酚胺:具有儿茶酚核的胺类化合物总称,在人体内主要的儿茶酚胺是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过多的儿茶酚胺分泌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心肌梗塞。而过少的儿茶酚胺分泌则可能引起低血压、心肌缺血等的发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