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已经所剩无几,可太阳不肯轻易放弃,在正午时分拼命地烘烤着大地,所以直到下午三点半我和老弟才有勇气出门,即便如此,阳光依然刺眼。
老弟想要在老家第三中学门口做小生意,卖些小吃之类的,高中生下午五点半放学,我俩四点就到了,就坐在马路边观察“市场”行情。他专注于观察路边的摊位,分析哪种小吃更受欢迎,怎样更快更好的完成制作过程,而我则专注于学校篮球场上正彼此厮杀的一群男生。
高中三年,我曾在这里度过,可我对于操场的记忆居然仅限于高一那场军训。那时候每天在太阳底下踢正步,齐步走,立正稍息,站军姿一动不敢动,面对教官跟耗子见了猫似的,现在想想那是一群调皮鬼最规矩的时间了,军训过后立马就露出原型来。第三中学高考成绩在当地名列前茅,归功于从高一开始就特别重的学习任务,天天晚自习,周周有测验,月月有大考,导致平时的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都成了形式,只剩下是语数外物理化。对于天性懒惰的我来说,没了体育课就没了去操场的理由,除了课间操会大费周章跑下楼去,我甚至很少出教室的门。人都说天分不够勤奋来凑,整个高中我就践行了这一句话,每天苦哈哈的埋头苦干,考试成绩却只能勉强达到老师的要求。后来,跟班里同学都混熟了的我发现总有某些人,在午间休息时跑去操场打篮球,在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声结束前大汗淋漓地回到座位上,五分钟以后是一张瞌睡的脸,在老师如催眠般的讲课声中睡得格外踏实,当然他们这么肆无忌惮是有原因的,关键时刻,同桌爱就体现出来。到了高三,班里这种情况越发多了起来,面对日日逼近的高考,每个人都有点不安,运动是班里男生公认的发泄方式,而这时的老班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两只眼都闭着呢),对男生迟到早退甚至逃课打球都置若罔闻。
对于一直缩在角落里拼命做题的我来说,这样的放纵简直是不可思议又让人艳羡的。在我眼里,高三就是课桌上总有道解不开的几何题和还没有完成的语文试卷,是上个厕所都得小跑的分秒必争,是放学回家通宵达旦的笔记大战。
看着此刻篮球场上的男生挥汗如雨,心底莫名酸楚,在这里,那被叫做“高中”的三年让人难以忘怀,可是那三年更叫做“青春”啊,我该如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