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青年联盟教师一起分享交流的时间,由于负责人请假让我过来坐镇,带着“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的原则,早早的来到会场,看了一下青年联盟里面的名单,赫然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原来每个月我都应该参加的活动,由于“忙”的理由却从来没有参加,而且还是心安理得的没有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以为:也许是认为青年教师的分享不够深刻,会浪费时间;也许是青年教师不认真对待此次分享,会浪费时间;也先是青年教师散漫的工作态度,会让我伤心,眼不见心不烦,总之都是自以为。但是负责人告诉我,你有一定会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非常巧合上面还有一个会,所以我就给校长请假说,稍后会有青年教师的读书分享,所以一会要提前离会,校长问了时间和地点,说如果有可能他会参加。哎呀,我一听也就有了淡淡的惭愧,连校长都这么重视青年教师的活动,而且我却认为是浪费时间,差距也就此显现出来。
本月分享的话题是:我的教育故事,年轻教师们借助课件分别分享了他们从教几年来的故事,我在他们的故事中也陷入了对于往事的回忆。
十七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和各位一样年轻,那时我们也要求写教育叙事,当然也是现在的师训科王主任发起的,那时被当作了常规要求每个月都要写一篇,现在想想特别的怀念那时如诗般的年华,可惜没有坚持下来。现在看看当时坚持下来的小伙伴,我与他们在写作上的差距已经不是一星半点,而是鞭长莫及,在想想如果当时坚持下来,每月就一篇,每月就进步那么一点点,也许现在的我也就不用每每有大的文章,都要抓耳挠腮,写完后让公主任给润色,也不会每逢向主任交稿件时都提心吊胆,为一句“可用”浪费太多的时间,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兜兜转转,再后来涉及到教育故事就是在“三名工程”培养人选团队里了,还是在王主任麾下。在这个团队里面我们每个月都要上交一篇读思用,一篇学思用,虽然每个月的月底都特别的痛苦,但是每次将查重通过后的稿件上交后都有幸福的小确幸。以上是我和教育故事的教育故事。
听完几位老师的分享后,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但是又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惊喜,所以作为老教师突然特别想给各位新教师分享我的观点。
1.稿子要自己写,年轻人有的时间不怕失败也能承受的起失败,所以稿子一定自己写,而不是到网上下载。各位想一想你们还年轻,如果不能独立的完成写作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每每遇到写作就如临大敌,写作成为制约自己发展的一个瓶颈。各位在看看公主任,我们学校的大的稿件都出自她手,学校的校歌也是出自她手,上次活动的诗朗诵也是她在一年之间创作完成的,所以写作的快乐我们是体会不到的,但我们可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2.写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是我在成为老教师后才体会到的,就像评课,很多老师不敢说自己的观点或评课,一节课结束你真的没有共鸣,没有想说的吗,肯定不是,而是怕说错,怕自己的观点说出后没有深度,贻笑大方。但是大家是否又想过,又有谁是“生而知之”,也许被耻笑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多年后你再次翻看自己的观点,读到了幼稚,你自己也就成长了,多年后再次翻看自己成长的足迹,亲眼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本身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各位您们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翻看你五年前的朋友圈,是否会嘴角上扬,当你翻看自己十年前已经发表的文章,是否发现原来的高深的认识,现在看来也是是如此之浅显,可是那又怎样,这就是社会在进步,而你本身也在进步。青年老师们,只要各位的价值观没有问题,只要我们能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其他的观点只是因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不同而出现的认识深浅的不同,仅此而已。
3.专业不同,但目标一致。各位的专业不同,所以文笔各有千秋,但是我始终坚持“简单的文字,记录真实的发生”也是认真生活的表现,就像刚刚老师分享的生活中的小确幸,不禁让我想起“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这本书,我想大家也一定都看过,我们的生活每个细节都是小确幸,多年后再次翻看照片或文字,都会觉得是遗失的美好,难道你在老师分享的三年前的照片里没有这种感觉的,仅仅三年而已。
最后发自内心的羡慕各位所处的和谐向上的生态环境,羡慕学校能为新教师成长所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好好珍惜吧!坚信各位会有一个灿烂的未来,各位终将会成为一届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