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年也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一年。这直接带来的影响是:临近毕业的前期,班上有将近 2/3 的同学的工作还没有着落。在今天看来这对于一个全国排名前 50 的 211 大学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当时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当某位同学找到工作时,群情激昂,纷纷跑向该同学的宿舍,表示祝贺和羡慕,当然狠宰一次,请客吃顿大餐之类的事情也是在所难免了。
可是当时的我即便是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下,也不急不慌,非常笃定自己一定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于是非常稳定的投递着简历,也非常稳定的被石沉大海,或有零星的面试机会也难逃一轮游的命运。不过即便如此,我依然的坚信,第一份工作就在眼前了,只要再努力一把。
5 月末的北京已经进入到了夏天,酷热的天气带走了春天最后一丝凉意。25号中午这天,我正在宿舍里休息,突然被一阵电话铃声叫醒,一看号码非常的陌生,立刻意识到有可能是个面试邀请电话,于是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飞速跑到楼道中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接起了电话。只听得对面一个小姐姐,用非常流利的英文跟我核对身份信息,突然心里有些紧张,毕竟头一次接英文的面试电话,不过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毕竟一直自认为英文还不错,四六级都轻松的通过了,于是很有礼貌的回复了对方,开启了长达 30 分钟的电话初面。具体电话里说了什么,由于时间太久无法很准确的回忆起来了,只能记得两件事:
- 路过同学的诧异眼神,估计是被我蹩脚而自信的英语口语给惊到了。
- 结束面试前,HR 小姐姐对我的面试结果很满意,并邀请我发送一份英文简历过去,然后进行正式的面试。此时我才想起来好像并没有投递过他们公司。
后面的两次面试依然是电话面试,同样也英文面试,除了技术面试时,有些专业术语不太清楚如何表达有些尴尬之外,整体情况还算顺利,于是成功的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 Offer,并且给出的薪资在同学们中也算是比较高的了,刚刚到达北京市平均工资的水平,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数字了。
我入职的企业叫 Softtech,一家跨国近岸软件外包公司,我工作的内容比较偏技术支持,需要跟国外的客户沟通需求内容,然后再跟国内的工程师一起完成对应的开发工作,当然写代码是辅助性的,主要任务还是做技术沟通,所以需要既有技术背景又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
由此我开启了职业生涯短暂的外企之旅。